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战神之旅 > 第三篇 三国之龙战于野10

第三篇 三国之龙战于野10

   周瑜大喜,说道:“给先生十日之期可否?”

    诸葛亮当着众位军将的面夸下海口说道:“何须十日,三日之内定为都督凑齐。”

    周瑜说道:“军中无戏言,先生可愿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道:“这有何难?”当即签下生死状。

    回到驻地,马走云对诸葛亮说道:“军师,十万支弓箭可不是小数目,我等寄居此处,材料不足,即便一月也无法造出,如何能三天内造成十万只箭来?”

    诸葛亮淡然笑道:“子龙休急,三日之后自然便有十万支箭。”

    第二日,马走云去寻诸葛亮,见他兀自悠闲地在亭中饮酒,不禁急道:“军师,你签下了军令状,如何还有闲情逸致在此饮酒?现在造出多少支箭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现在尚未造出一支,子龙莫急,再过两日便可齐备。”

    又过一日,马走云去寻诸葛亮,见诸葛亮兀自在亭中弹琴作诗,急问道:“军师,明日即是期限,现在一支箭尚未造出,可如何交差!”

    诸葛亮神秘一笑说道:“子龙不急,今晚随我去取那十万支箭。”

    当晚,诸葛亮备齐二十条草船,,各船三十余人,铺了布幔束草等物,邀子龙一同前往取箭。

    诸葛亮命将二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望北岸进发。

    这晚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视线不足十米。

    马走云站立船头望去,感叹:“果然是好大雾!”

    诸葛立于一旁,遥望江雾,赋诗曰:“大哉长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吴,北带九河。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至若龙伯、海若,江妃、水母,长鲸千丈,天蜈九首,鬼怪异类,咸集而有。盖夫鬼神之所凭依,英雄之所战守也。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讶长空之一色,忽大雾之四屯。虽舆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闻。初若溟蒙,才隐南山之豹;渐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鲲。然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苍茫,浩乎无际。鲸鲵出水而腾波,蛟龙潜渊而吐气。又如梅霖收溽,春阴酿寒;溟溟漠漠,浩浩漫漫。东失柴桑之岸,南无夏口之山。战船千艘,俱沉沦于岩壑;渔舟一叶,惊出没于波澜。甚则穹吴无光,朝阳失色;返白昼为昏黄,变丹山为水碧。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冯夷息浪,屏翳收功;鱼鳖遁迹,鸟兽潜踪。隔断蓬莱之岛,暗围阊阖之宫。恍惚奔腾,如骤雨之将至;纷纭杂沓,若寒云之欲同。乃能中隐毒蛇,因之而为瘴疠;内藏妖魅,凭之而为祸害。降疾厄于人间,起风尘于塞外。小民遇之夭伤,大人观之感慨。盖将返元气于洪荒,混天地为大块。”

    当夜五更时候,船已逼近曹操水寨。

    马走云不解地问道:“先生不是要去取箭么,怎么来这曹营了?”

    孔明说道:“咱们的箭就在曹营。”

    说完,孔明教把船只头西尾东,一带摆开,就船上擂鼓呐喊。马走云惊问:“倘若曹兵齐出,怎么办?”

    孔明笑答:“我料曹操于重雾之中必不敢出。我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马走云顿足道:“先生的妙计就是用这草船来曹营借箭么?”

    诸葛亮得意地道:“这正是我的妙计,曹贼见雾大不敢杀来,只会令弓箭手向我方射箭,弓箭射到咱们的草船上可就是咱们的了,哈哈。”

    马走云拍桌子说道:“先生好生糊涂!我们前不久才火烧了曹贼的粮仓,今夜他见有敌军前来,即便雾大不敢杀出来,也很可能向咱们放出火箭,到那时怎么办呐?”

    诸葛亮一激灵,拍额头道:“哎呀,糟糕,我怎么忘了这一点!但愿曹军不要射出火箭!“

    话音未落曹军中擂鼓声起,成千上万的火箭破空而来,二十条草船霎时变成了火船,直急得诸葛亮锤足顿胸。

    马走云将诸葛亮抱住跳下火船,蹦入江水中,忍着刺骨的寒意奋力将诸葛亮带上了岸。

    岸边,全身湿透的诸葛亮神情萎顿,痛哭流涕,叫道:“天不助我也!”

    马走云道:“你我皆凡人,无论如何都难免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军师不要太过自责!”

    诸葛亮捉着马走云的手说道:“子龙,我在周瑜帐下签过生死状,天明若不将十万支弓箭送去,则命不保也!子龙救我!”

    马走云叹气说道:“哎,你身为军师,智谋无双,都不能想到办法,我又去哪里帮你想办法?孔明啊孔明,哎,你为何要夸下海口还签下生死状!以前以为你运筹帷幄天下无双,现在看来不过也是沽名钓誉之辈!

    诸葛亮抹掉眼泪,对马走云说道:“将军,现在也只你能帮我的忙了!”

    马走云说道:“我帮不上你的忙。”

    诸葛亮忽然指着对岸说道:“子龙,你看那是什么?”

    马走云扭头去看,诸葛亮趁其不备,举起一块石头狠狠地砸在他的后脑,马走云觉得天旋地转,晕了过去。

    天明,周瑜帐前,众将齐聚,诸葛亮果然拖来十万支箭,周瑜上前迎接,称赞道:“先生神人也!当真给我拖来十万支弓箭!”

    众军将也都对诸葛亮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周瑜不见赵云身影,问道:“不知赵将军去了何处?”

    诸葛亮眼含泪水,慷慨激昂地说道:“呜呼哀哉!常山赵子龙,昨夜去曹营刺探军情,被察觉后不幸被乱军说杀!我军痛失一员猛将也!孔明痛失一位兄弟也!呜呼!”

    周瑜等也都戚戚然,哀痛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