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贵女反攻记 > 第八百九十六章 相守(大结局)

第八百九十六章 相守(大结局)

忙着打篱儿的嫁妆,许是累到了,歇息几日就好了,没事的。”

    不置可否的走过去轻搀着慕嫣然坐下,夏蝉坐在她身边,托起她的手放在桌上,径自号起了脉,没一会儿,唇边泛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这下,可要恭喜姐姐了。”

    神情一怔,慕嫣然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夏蝉是什么意思。

    “几,几个月了?”

    左手覆在小腹处,慕嫣然一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两个多月了……”

    夏蝉笑着答道。

    两个多月,那就是三月里有的身子,这么说,再过七个多月,自己又要当娘了?

    越想越觉得不可思议,慕嫣然一脸的茫然。

    自打过完年,先是慕风受重伤回到都城,然后是泰和帝亲政,珠儿待嫁,一件件,一桩桩,慕嫣然每日忙的脚不沾地。便连这些日子的情绪反复,也以为是自己太忙导致的。

    如今看来,却是肚里的小家伙在抗议。

    “王爷知道了,定然高兴……”

    低声说着,慕嫣然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珠儿都要出嫁当娘了,自己竟然又有身孕了,虽说如今自己也才三十多岁。还是孕育孩子的好时候,可想起来怎么都还觉得有些别扭。

    另一边,夏蝉却笑的狡黠。“王爷许是早都知道了,要不然,蝉儿又不会未卜先知,怎么想起来给姐姐把脉。”

    顿时,慕嫣然才明白过来,为何贺启暄这些日子对自己百般迁就,却执意不肯在为珠儿送嫁一事上退步一丝一毫。

    第二日,是慕明榕的儿子洗三的日子。

    起身梳洗完毕,得知消息的柳氏也已经赶过来了。见了面当即就数落起来。“就知道胡闹。都生了四个孩子的人了,还连自己有身子了都不晓得,你这得有多马虎啊?”

    “娘,我这不是事赶事的都堆在一起,没留意嘛……再说了,吃得好睡得好,又没委屈孩子。”

    慕嫣然偎在柳氏身边撒娇的说道。

    母女二人说了会儿话,紫云进来回禀说马车已经备好了,慕嫣然方和柳氏起身。出门乘了马车去了公主府。

    孩子取了名字叫慕允希,慕嫣然和柳氏进屋的时候,身旁的一众人正围着孩子希哥儿长希哥儿短的唤着,小家伙也不认生,无论谁抱着都嘟着嘴吐泡泡,可爱极了。

    知晓慕嫣然有了身子,希哥儿的奶娘便畏缩着不敢把孩子给慕嫣然抱,生怕小家伙一时不乖胡乱蹬腿,冲撞到了慕嫣然,倒让慕嫣然有些哭笑不得的无奈。

    在公主府耽搁了一日,再回到王府,慕嫣然顿时觉得身心俱疲。

    躺在临窗的软榻上歇息着,不知不觉的竟睡了过去,再睁眼,天色已经黑了。

    身旁,贺启暄正拿着手里的书卷看着,烛火下,男人的面庞一如从前的坚毅英俊,却更添了几分沉稳内敛的气质,岁月似是格外眷顾他。

    翻书的当空,便见慕嫣然醒了,就那么面色柔和的看着自己,贺启暄放下手里的书,偎过来靠在软枕边,轻抚着她的鬓发问道:“肚子可饿了?我带着孩子们已经吃过晚膳了,吩咐了小厨房给你备着你最爱的汤面,可要现在吃?”

    慕嫣然摇了摇头,“下午在公主府吃了好些糕点,现在还不觉得饿,一会儿吃吧。”

    “好,那起来咱们去院子里走走吧,睡了这么久,骨头都酥了……”

    贺启暄温柔的问询着,见慕嫣然点了点头,方坐起身,将她拉了起来。

    穿好鞋袜,两人携手在一心堂的院子里散着步,月明星稀,漆黑的夜空中说不出的宁静致远,而远处传来的孤鸟叫声,却显得这夜愈发静谧动人。

    “从前,你还说等瑜哥儿亲政了就带我去游山玩水呢,这下可好,又有了孩子。生孩子,坐月子,再把他养大,看来又出不了远门了。”

    看着远方最亮的那个启明星,慕嫣然环着贺启暄的胳膊嘟囔道。

    轻声笑着,贺启暄转身盯着慕嫣然的眸子说道:“我何曾哄骗过你?再说了,谁说有身子就不能游山玩水了?乡间那些百姓妇人,直到生产前一刻,都还在地里劳作呢,对她们来说,生孩子就跟老母鸡下蛋一般的轻而易举,哪里像咱们这么要紧金贵的。”

    慕嫣然眼睛一亮,“真的?”

    肯定的点了点头,贺启暄悄声说道:“等珠儿出嫁了,我就带着你出都城去游玩,到那时,你的胎像也稳了,咱们想去哪儿去哪儿,天大地大,任你逍遥。”

    心里有些抑制不住的激动,慕嫣然却有些瑟缩的犹疑起来,“莫说爹和娘,老太太都不会同意。”

    “老太太和岳父岳母那儿,自然都交给我去说,你呀,只管把心放在肚里,好好的为咱们的宝贝女儿准备嫁妆,一边安胎。珠儿前脚出嫁,咱们后脚就出门云游四方去,到时候带着活蹦乱跳的孩子回来,老太太她们见了准保高兴,到时候也顾不得数落你我了……”

    贺启暄的算盘打得极好。

    听了贺启暄的这番话。慕嫣然似是已经看到了曙光一般,心里如吃了定心丸一般的舒心,眼中更是冒出了无穷的光亮,愈发显得整个人神采奕奕的,一扫前几日的沮丧落寞。

    再回到慕府,慕嫣然便格外的乖巧小心,慕老太太和柳氏叮嘱什么。她都笑眯眯的点头应下,只恨不得她们不耐烦的摆手让自己赶紧跟着贺启暄出去游玩。

    六月,天气愈发热。可顾及到肚里的孩子,慕嫣然也不敢在屋里摆置太多的冰盆,可坐着也好,躺着也罢,没一会儿身上便热烘烘的出了一层汗,让慕嫣然只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坐在浴桶里。

    见不得她这番模样,贺启暄让紫云去问了夏蝉,才得知只要不是太过分,屋里也可以多放几个冰盆。一时间。慕嫣然感受着丝丝缕缕的清凉,手里捧着井水浸过的水果冰碗,吃的爽快惬意至极。

    “还是没有身子的时候好啊,冰碗里的水果也比这个种类多,上面还结着冰碴儿,吃完水果喝一口糖水,啧啧啧……”

    意犹未尽的将空落落的冰碗递给紫月,慕嫣然咂舌的叹着,一旁的紫云没好气的叹道:“主子。小主子在肚里听到,指不定多委屈呢,有您这么当娘的吗?”

    抿嘴笑着,慕嫣然正要辩驳,外头,小平子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主子,您快去瞧瞧,快去瞧瞧谁来了?”

    自打泰和帝亲政,贺启暄便把小贵子也指派到了他身边服侍,是故,如今都是小平子跟在贺启暄身后,贺启暄不出门的时候,小平子没有差事就来内宅厮混,按他的话说,跟在慕嫣然身边,就是挨骂都比在旁处自在几分。

    平日里,便是做错了事,小平子都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模样,求着慕嫣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别处置他,似今日一般这般认真紧张的模样,倒是头一遭。

    慕嫣然狐疑的站起身,朝外迎了出去。

    刚下了台阶,看着走在贺启暄身前迎面而来的那人,慕嫣然顿时怔住了,“父皇……”

    来人,正是从都城众人视线中消失了十二年之久的永成太上皇。

    释然的摆了摆手,永成太上皇和蔼的笑道:“就叫父亲,或像百姓人家一般叫爹吧,父皇这个称呼,已经太久远了,久远的我都要忘记了,哈哈……”

    点头应着,慕嫣然转身掀开帘子,迎进了永成太上皇。

    “爹,这些年你都跑哪儿去了?我和大哥到处找你,大哥时不时的送信回来就说,几年前你去过哪儿哪儿,我看,你都能出山水手札了。”

    从慕嫣然手里接过凉茶,贺启暄恭敬的递给永成太上皇,一边,仔细的打量着他。

    如今的永成太上皇,已年过花甲,撇过满头灰白的头发不说,精神头却是极好的,眼睛也丝毫不显浑浊,看人时,眼角唇畔不自禁的就流出了几分慈爱的笑意,让人心生好感。

    “山水手札?倒是真有这玩意儿,已经写了好几大箱子了,你要感兴趣,回头扛回来自己去看。”

    永成太上皇笑呵呵的说道。

    “父亲身体康健,我和王爷看到,心中比什么都高兴。”

    就藩前在宫里的那些日子,永成太上皇是除宛贵妃以外最让慕嫣然觉得亲切的人,这么多年没有消息,有几次,贺启暄甚至有些胆怯的猜度,他是不是早已在大梁的某个地方,悄无声息的驾鹤西去了。

    如今好端端的出现的他们眼前,身体精神都比从前更好,贺启暄和慕嫣然的心里,都有些说不出的欢喜。

    说话的功夫,珠儿带着蕾儿和肇哥儿都过来了,看着面前衣着朴素,可脸上却是浓浓关切之意的老者,三个孩子都恭敬的跪下磕了头拜道:“见过祖父,愿祖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好孩子,快起来。”

    将离自己最近的肇哥儿牵起来,永成太上皇冲珠儿和蕾儿招了招手,让她们各自在身前坐下。

    看着昔日还在怀里抱过的小小婴孩,如今已经长成了明媚动人的娇俏少女,永成太上皇看着珠儿慈声问道:“珠儿。还记得祖父吗?”

    犹豫着摇了摇头,继而又肯定的点了点头,珠儿娇声说道:“皇祖父极疼珠儿,珠儿那时还小所以没有记忆。可事后听爹爹和娘提起,珠儿也知道皇祖父疼爱珠儿的心,珠儿是大梁宫中第一位被加封的郡主,明珠的封号。也是皇祖父赐予的。”

    笑着点了点头,永成太上皇打趣的抬手比着说道:“当日,你才这么短。抱在怀里还不如我一只胳膊长,如今,竟都长这么大了。快出嫁了,就是大姑娘了……”

    提起出嫁,珠儿顿时娇羞的低下了头。

    永成太上皇笑呵呵的继续问她,“你可知祖父此次回来是做什么的?”

    方才贺启暄甫一见面便问了,永成太上皇却一直未回答,此刻,却对着珠儿问了起来。顿时。贺启暄和慕嫣然相视一眼,心中都有些了然了。

    而珠儿,懵懂的问道:“皇祖父要送珠儿去秦国?”

    点了点头,永成太上皇回头看着贺启暄说道:“婉儿嫁去秦国这么多年,虽说回来了几次,我却都没见到她,心中着实想念。如今,嫡亲的孙女嫁给外孙,亲上加亲的好事。我理该去看看,既见到了婉儿,也见到了外孙外孙女,一举数得,所以,我才大老远的赶回来,你不许拦着我。”

    犹豫了一下,贺启暄爽快的点了点头,“好,就听爹的。不过,到时候,你是打算在秦国住些日子,还是跟着送亲的队伍一起回来?”

    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永成太上皇笑道:“到时候再看,哪儿舒心就去哪儿,天大地大,还没有容得下我的地方不成?”

    说话的口气,前所未有的轻松释然,倒让贺启暄和慕嫣然的心里,都起了几分艳羡,只恨不得自己也能早些踏上游山玩水的路途。

    准备好了厢房,打算请永成太上皇过去歇息,却不料,他摆了摆手道:“和你们一起吃顿团圆饭,我便去帝陵了,这段日子便住在那儿,送嫁的日子到了,你们提前三日去接我回来便是。”

    说罢,似是自言自语一般,永成太上皇喃喃的说道:“十几年了,你母亲在下面估计也闷的紧了,我把路上有趣的事跟她讲讲,她也能解解闷。”

    说罢,永成太上皇站起身,跟着贺启暄出了门,两人在院子里的树下坐着,喝着茶下着棋,一如从前在漪兰宫时的情景。

    用罢晚膳,永成太上皇执意不肯留下来歇息一晚,坐着准备好的马车,被贺启暄亲自送着朝帝陵去了。

    直到将永成太上皇送到了大门口,看着马车疾驰着消失在巷道里,慕嫣然再回到一心堂,呆坐在软榻上,都好半晌没反应过来。

    永成太上皇来得快去的也快,虽是整整一下午,可此刻回想起来,慕嫣然都还觉得像是在梦里一般的不真实。

    到了往日该歇息的时辰,贺启暄都还没回来,慕嫣然知晓,他定然也住在帝陵那边了,慕嫣然便不再等,沐浴完径自歇下了。

    一整个月,在慕嫣然翻来覆去的斟酌嫁妆单子,和贺启暄三不五时的朝帝陵跑中,就那么过去了。

    七月刚到,慕嫣然就每日拉着珠儿叮嘱了起来。

    一边嘱咐珠儿要善解人意,好好和司徒文宇过日子,不可骄纵任性,一边,却又面色心疼的叮嘱她有了委屈记得写信回来,千万别吞下苦水,再不济,也要好好收拾司徒文宇一番,让他知晓大梁的公主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贺启暄听了两次,再对上珠儿无奈却又好笑的目光,也只有忍笑的份。

    送嫁的日子定在了七月初六,初三那日,贺启暄亲去帝陵接回了永成太上皇,而永成太上皇见了珠儿,也慈爱的叮嘱道:“文宇若是欺负你,你就去找婉儿告状,她既是你姑姑,又是你娘的金兰姐妹,如今当了你婆婆,自会好生疼你,文宇对你不好,你就去好好的告他的状,让婉儿收拾他。”

    对贺婉茹,永成太上皇无比有信心,他始终坚信,即便已经当了秦国母仪天下的王后,他的婉儿,依旧是当日那个性子坦率纯真的女孩儿。

    见祖父和母亲都这般叮嘱,珠儿想及日后再难相见,眼中的泪,顿时簌簌的落了起来,惹得好不容易止住哭的慕嫣然,再度红了眼眶。

    千般难过,万般不舍,终究还是到了正日子。

    初六一大早,天还未亮,一心堂里便灯火通明的亮了起来。

    赶到悠然居,珠儿已经一身大红嫁衣妆扮好了,眉目如画,娇俏可人。

    慕嫣然只看了一眼,眼中便弥漫起了温热的泪水,可想到若是惹得珠儿也哭了,定会弄花了脸上的妆,慕嫣然强忍下泪意,走过去赞道:“娘的珠儿,是大梁最美丽的新嫁娘。”

    “娘,我舍不得你,舍不得爹爹,舍不得弟弟妹妹们……”

    珠儿哽咽着说道。

    “你爹答应娘了,等明年就去瞧你们,不哭,啊?”

    软语哄着,慕嫣然牵着女儿进了内屋,将从前悉心叮嘱过的话,再次交代了一遍,及至外屋的喜娘几度过来催促,慕嫣然才依依不舍的带着珠儿出来。

    盖上了红盖头,慕嫣然仍旧紧紧的攥着珠儿的手,倏地,手背上落下了两滴灼热的泪,慕嫣然似是被烫到了一般,顿时缩回了手。

    喜娘扬声唤了一句,一身新衣的慕明诠便大踏着步子进来,走到珠儿面前,俯身蹲下说道:“珠儿,二哥送你出嫁。”

    大梁的风俗,要由兄长背新嫁娘上花轿。

    鼓乐齐鸣,吹吹打打的一直送到了城外,看着十里红妆远去,慕嫣然已经靠在贺启暄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说不出的可怜。

    “左右也就一年多的功夫而已,明年就能看到珠儿了,不哭了……”

    柔声哄着,贺启暄的目光,也紧紧的盯着蜿蜒着远去的送亲队伍,心里,顿时像是少了什么一般的,有些空落落的难受。

    再回到一心堂,便见紫云紫月带着丫鬟们收拾东西,慕嫣然一脸不解的看向贺启暄,却见他得意洋洋的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既然答应过你要带你出去游玩,自然是认真的。老太太和岳父岳母那儿都已经说好了,这几日,紫云她们先收拾东西,收拾停当,咱们就去慕府告别。”

    被泪水泡的肿胀的一颗心里,原本装着的满腹忧伤,顿时被即将到来的惬意游玩冲散了几分,慕嫣然揩着泪点了点头。

    七月十二,一切都已经收拾停当。

    歇了午觉起身,慕嫣然再度耳提面命的叮嘱了三个孩子,方跟着贺启暄,一家人去了慕府。

    珠儿出嫁,泰和帝在宫里,蕾儿和肇哥儿,便被带到慕府交给了何氏照看。

    再到柏松堂,如慕嫣然教训孩子们一般,慕老太太和柳氏你一言我一语的将慕嫣然数落了个遍,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她务必不要委屈了肚里的孩子。

    再回到王府,已是深夜,两人想及即将到来的旅程,都有些兴奋的睡不着觉。

    第二日一早,慕嫣然和贺启暄便乘着轻装舒适的马车,在初升的第一缕晨光中出了都城。

    旭日东升,山上响起了悠远的晨钟响声,马车疾驰着朝前赶去,车里,贺启暄轻扶着慕嫣然靠在自己身上,两人的心里都是无穷尽的欢欣。

    低头看着握在一起的手,贺启暄和慕嫣然相视而笑。

    这一生的相依相守,才刚刚开始。

    ≈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gt;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