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我真的不用靠颜值 > 157:输出个人观点

157:输出个人观点

拍部电影,让大家好好瞧瞧你所谓的思想性了!”

    听到陈昕又是一番长篇大论,在场的所有记者再次沉默下来。

    来跑剧组探班的,都是年轻的娱乐记者,接受力更强,不像一些文艺圈子的人,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是为了显露他们的思想高远而评论,这些人立刻多少都受到了影响。

    “陈昕……”

    “不好意思,今天的采访到此为止,已经超过时间了,一不小心就说多了。”

    陈昕看到助理江江的提醒,赶紧站起身来。

    他下午还有拍摄任务了,演员这会都等着他了。

    记者们见确实超过采访半个小时了,只能放陈昕离开,他们也赶紧离开剧组,回去写今天的文章。

    陈昕中午接受完采访。

    当天下午各大网站、论坛上就已经因为他的言论,开始了各种争论。

    第二天随着纸媒、电视台各种线下媒体报道他的采访,他对那些《英雄》批判观点的批评,也在京城文艺界,全国文化圈传开了。

    短短一天多的时间,他关于《英雄》的各种不随大流,甚至对一些记者观点的直接反驳,成了所有人争论的焦点。

    “我看到有记者说,希望《英雄》是《出师表》,结果让他失望了。噢,就是那位说他听到有同事首映时,看电影太乏味睡着了,结果人家澄清没有的记者写的文章。

    我就不明白这位记者了,在他眼里,秦始皇还不如刘备值得人追随啊?秦始皇怎么呢?传了两千年的暴君,到了这个年代,考古学那么发达了,还有人这么粗暴扣帽子的。

    其实,电影不过是个文化商品,用纯粹文艺作品的视角评价本身就有失偏颇。有的人甚至还想靠一部电影教育、教化大众,这都什么年代了,电影早就被归入娱乐产业了!

    还有人说《英雄》主题太空太大,剧情简单,其实我不这么看。《英雄》其实是一部很有抱负的电影,故事貌似很简单,但讲故事的手法可不简单,故事的经过其实有三个版本!

    无名陈述一个版本,秦王质疑猜想一个版本,后来说开了,无名又讲了所谓真实的一个版本!

    如果看电影比较多一点,可能知道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所谓“罗生门”,就是形容一些错综复杂,搞不清楚真相的事情。

    《英雄》的叙事方法就类似于《罗生门》,它所传达的感觉非常明显,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猜想事情的经过,这就是所谓的主观意测。

    任何事情一旦经过别人的转述,就不可能是原来的样子,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历史上的始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谁能知道?《史记》就一定靠谱吗?

    华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习惯将人物脸谱化,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也习惯于分不清文艺作品和历史记载,甚至分不清舞台表演的真实度和现实的界限。

    945年陈佩斯的父亲陈强先生,演黄世仁太真实,差点被人枪毙在舞台上;60年后,章艺谋导演因为拍了一部,不一样的刺秦电影,就要被骂死?

    任何文艺作品只要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就会感觉到被冒犯,第一反应不是琢磨它为什么不一样,而是马上开始反驳,批判,咒骂。

    而这种人性的复杂和错位,恰恰是《英雄》在思想层面最有价值的东西。反反复复讲一个故事的多个版本,每一次颠覆都是一句话:“你把一个人想简单了”。

    只从某些立场就否定了这部电影,恰恰就是把张导想简单了,也把电影想复杂了,一部商业电影而已,哪里能附加那么多的思想?

    除了类似罗生门的叙事,《英雄》也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在色彩叙事方面的创新,更是开了历史先河。

    电影中每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是用不同的色调区分的;而每一种色调又和故事的内涵、音乐琴韵和谐统一,将华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惜,华国的电影评论并没有多少专业的影评人,许多人的评论,其实都是言之无物,根本没有去具体分析电影的各种专业技术问题。

    大多都是从一种大而化之的个人感觉上写影评,通过对一部跟个人认知不同的电影,发泄个人不满而已……”

    看着陈昕对着近十家媒体,讨论《英雄》时,侃侃而谈,说出这么一番话。

    许多被映射的文艺圈的人都十分生气和愤怒。

    但他们却一时又不知道去如何反驳。

    直接反驳陈昕的观点,那不正如陈昕说的那样,他们不允许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出现?

    再者说了,陈昕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演员而已,或许有些名气,但是在行业的地位无从谈起,没有什么真正有成绩、影响力的作品。

    而且他还是借着记者探班《绣春刀》发表的这样的观点,那是不是在为他的新电影炒作呢?

    万一他们的反驳攻击,这就是陈昕想要的效果呢?

    想到这些,这些可以在媒体报刊上能撰写文章的文化人,出于不同的考量,一时都静观其变起来。

    陈昕却是没太顾得上这事情,或者说,他在等事情发酵后,才准备去看看情况。

    可是当他在片场继续忙碌时,从第二天中午到晚上,却一连接到了好几通电话。

    中午吃饭时,首先就接到了中影老总韩山平打来的电话。

    “陈昕,你可真是胆子大啊,什么话都敢说,不过你说的那些话我很喜欢。

    国内再没有更多成功的商业电影,国内电影行业真的举步维艰了。没想到你年纪轻轻,能看到这一点。

    好好拍《绣春刀》,真是部优秀的动作电影,我们一定要把电影推介出去,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观影,让国产商业电影好好发展起来。”

    “谢谢韩总,我一定努力。是啊,许多文艺圈的人只图自个快活,写文章展现自个的权威,或者说有的就是有意而为之,就是不想看到国产商业电影起来。”

    陈昕不无阴暗地说道。

    “呵呵。现在这个氛围只能慢慢去改变了,做实事才是最关键的,你加油吧。”

    跟韩山平挂断电话没有多久,陈昕便接到了心之画影视老总张韦的电话,对陈昕则是一番感谢。

    “陈昕,谢谢你,真没想到,这种时候,你还会为电影说这样的话,你的那些谈话影响很大。

    至少在网络上,许多人受到了你的观点影响,对咱们的电影看法有了改变,许多人决定去影院看电影后,在进行讨论,谢谢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