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老子就是要战争 > 第一百一十五章 郑国渠翻新中

第一百一十五章 郑国渠翻新中

    轰轰烈烈的郑国渠,终于在李适归来后,开始重修了。

    当然,真正负责整条郑国渠建设的实际负责人是桑君长,至于郑渠在桑君长这位老人到来后,虽然也想要爆发出自己的战斗力,证明自己才是郑国渠最适合的重修对象。

    然而在当世几乎算得上是第一的水利工程师面前,郑渠到底太年轻了。

    双方的pk就是说着各种李适听都听不懂的名词,口水相互喷了一刻钟,这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战,郑渠才不会管什么尊老爱幼,然后在桑君长风轻云淡的表情之下,一刻钟后郑渠就两眼无神的双手伏在地上,一个完全被打败了的绝望神色。

    最终是桑君长规划翻新郑国渠的总方案。

    但桑君长年龄到底大了,有些需要熬夜或者加班的活不适合他。

    所以实际执行人还是郑渠,虽然被桑君长教育了,但郑渠对桑君长执老师礼十分尊敬。

    而李适所做的,就是提供郑国渠工程人力物力资源的同时,完善整个郑国渠的配套设施。

    说实话,人力资源李适,李适抓的关东青壮就能够作为基础的启动人选。

    而且李适还允诺这些关东的青壮们,只要修建好的这郑国渠,他们便能恢复自由身,既可以在长安编辑入册成为长安子民,到时候想要回老家的自己也不阻止。

    或是怀着亲人的思念,或是怀着对自由的渴望,这些人自然是非常努力的工作。

    接着李适便开始在长安招工了,因为秦雄大量强迁神洛的人到长安来,那自然是引发了大量矛盾,大的不说,最基础的就是秦雄既没有给他们安排土地,也没有给他们安排工作。

    每天吃放都是问题,那又怎么可能不会在长安生事呢!

    李适也就直接去贴出了招工告示,郑国渠重修工程招工搬砖,包一日三餐,有年节礼物,工资周结,岗位有限,速速来报名啊。

    然后,在长安通向郑国渠的道路上,便会有活不下去的人向郑国渠而来,主动去找李适报名参加劳动。

    而李适当初在长安时特地修建的道路,总算发挥出了应有作用,整条路都是人山人海的。

    李适安排了司马朗在这里去当招工头,他的满舌生花的口才和令人如沐春风的待人,很快便把这群人给忽悠进了一个个工程中,去当一个合格的工具人。

    而除了正常的施工团队以外,还有很多工程是需要命去填进去的,这就需要外族势力了。

    五六万的狼族仆从兵就这么被李适毫不犹豫的丢进去。

    不过,他们还不是最惨的,真正的底层人物,还是李适手下带兵去清理的其他妖族而带回来的俘虏们。

    他们是工程中最艰苦的人,基本上最有危险性的活都是让他们的命去填。

    但他们也不是没希望,三次不死的极少数,李适会大发慈悲的把他们提升到仆从兵一级。

    而在人力上有了充足的保证后,李适在物资上的准备倒也是相当的充分。

    首先是秦雄从神洛那边抢来的各种财富宝物,而李适看中的就两种,一种是各种大匠,一种是粮食。

    这些原本皇帝少府中的大匠,很快便被李适用各种理由调走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李适修郑国渠,所以看到李适调走大匠什么的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李适这种家伙不参与政治中,喜欢大建那就去大建,喜欢打仗就去打仗,只要别碍着朝廷争权夺利,实际上绝大多数人还能容忍李适这么个干实事的家伙的。

    毕竟这年头,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家伙也不好找了。

    而有了各种大匠们的帮助,那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便首先让大匠们想着能不能从技术上解决问题,能不能制造出先进的工具,毕竟真不能什么事情都用命去填。

    这些可是宝贵的劳动力,哪怕是外族人只要一直活着终归是能够创造价值的。

    不得不说,这些大匠们的到来到底是大幅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各种因地制宜的发明随着大匠们的到来不断冒出,从而进一步的加速了工作的效率。

    这时候,重建郑国渠的计划,同样吸引到了一批墨家的人出山,主要是相里氏。

    相里氏他们的到来,是因为他们接到杨易等墨家弟子们被少府大匠们从肉体到心灵的全免吊打的求救信。

    尤其李适让马德衡指定标准,杨易他们一句话都插不上后,他们发动宗派绝技!

    矩子快来啊!这里有人抢度量衡的饭碗!

    墨家在李适手下发展好好的,虽然当初只是怀着好不容易有个冤大头,便让墨家子弟能充分展现发明的欲望,但谁也没有想到现在西凉军的势力能够到达这地步。

    结果现在你们皇家大匠想要来摘果子,这是看不起我们墨家吗!

    然后相里氏便是被墨家给派遣过来了。

    没有别的什么理由,作为当初秦墨的老大相里氏手中就是有着一道自己的标准体系。

    度量衡,相里氏表示自己是专业的,流水线,相里氏表示这是自己玩剩下的。

    简单的说,相里氏在制造技术领域,除非是鲁班复生,张衡再世,否则就是当世无敌。

    更重要的是,相里氏带来标准定位还很牛,就是用水银柱在正常大气压的高度作为标准。

    没办法秦始皇陵内都是用水银做得河流,相里氏表示我们玩水银,谁敢跟我们比!

    而水银柱被相里氏证明在正常情况下稳定性很好的标的物,然后便报告给李适。

    李适到是突然想到这好像是大气压实验,而水银柱一般有760毫米。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年代居然有人能够通过这个制造出水银柱来,简直惊为天人。

    嚯嚯嚯嚯……李适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中学知识还没有完全丢掉,便把这东西760等分成为毫米,作为最基础的长度单位。

    而有了长度单位之后,想要换算成重量单位与体系单位,那就只要制造出1:1:1的容器,用水灌满就好了,很快一个个的新单位便是研究了出来。

    李适连夜让打造出了相应的度量衡工具作为标准。

    李适倒没自以为是的全国通用,甚至都没有在长安那边传播,而借助修建郑国渠工程时,把这套标准下放,看看实际效果。

    而随着度量衡统一,作为水利工程师们的桑君长与郑国便发现这所带来的效率提高。

    当然,对李适的工匠营来说,带来的最大作用就是流水线的生产有了标准。

    这时候只要大匠们发明出什么提升效果的工具,只要原材料足够,在同一的度量衡下,能够通过流水线生产很快便是把这些工具发放给劳动者们。

    而最重要的是,就算什么工具坏了,也不需要整个进行重修,哪里坏了便是换上哪一个零件,更是革命性的改变。

    而相对于工匠们不断改进效率,而这时候最重要的物资,还是粮食。

    李适很清楚郑国渠工程的运转,最重要的还是要靠粮食来维持。

    有着屯田营长年累月的积累,以及秦雄在神洛抢来的粮食,自然一时之间不用担心或缺。

    既然李文优说钟元常擅长决断,那李适也就把物资发放的任务安排给他。

    先发哪里,后发哪里,总之在他的调配下,整个郑国渠工程非常稳步的进行。

    而在人力与物资两方面交给这两个家伙后,李适开始专心做配套设施。

    首先制度上,在统一度量衡与招募到足够劳工后,李适果断用三班倒与齐头并进的政策,让双方从渠道设计的首位两处同时开工,该清理淤泥的清理淤泥,该修补堤坝的修补堤坝。

    总之,抓速度,也要抓质量,最重要得是,钱给够。

    而为了排解,这些劳动工人们枯燥的生活,至少不要让他们单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