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承德围棋故事 > 第七百五十九章、茶楼恶斗(14)

第七百五十九章、茶楼恶斗(14)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

    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

    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

    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阳明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

    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

    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

    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

    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

    知指认知或良知,行指行为、行动。知行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主要指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其代表人物是朱熹、王阳明;也指一般认识论的意义,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代表人物是孙中山、***。

    汉代以后、北宋建立之前,儒学受到佛老二氏的冲击,儒学在社会基层至上层的影响力都比汉代减弱许多,因而在两宋时期,大儒们一方面反佛老而重振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