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重生之草根皇帝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农牧分界线

第五百八十五章 农牧分界线

这里,魏相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个庞大的运河计划,而耿寿昌等一批少壮派官僚也是双手赞同,只不过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开发的南方将为帝国提供扩张的资本。

    刘病已此时提出修建运河和开发南方的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天不解决流民问题,他就难以腾出手来进行雄心勃勃的进取计划,帝国的根本矛盾就是人口增加带来的,荆州和扬州占据了帝国将近一半的疆土,可是容纳的人口却只有四分之一,这是一个极不合理的数字。

    刘病已这个穿越者知道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这种人口压力最后导致了内战这种极端方式进行减压,虽然促成了对南方的开发,但是接着的外族入侵所导致的大屠杀和南北对抗,使得整个汉民族失去了四个世纪的发展时间,同时造成了文明大幅度的倒退,几乎亡国灭种。

    因此人口压力是刘病已现在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但是同样也是一个机会,为数众多的流民,只要能保证他们的口粮,他们就是最好的劳动力,正好可以用来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同时向南方移民进行开发。

    魏相等人也很快想到了这一点,因此摆在整个帝国统治层面前的就是具体的细节问题,从运河工程的规划,流民的组织,以及向南方移民,都需要大量精通地理水利,农业技术的官吏。总之这个十年计划牵扯到的地方太多,这也让这些传统的士人官僚,第一次正视被儒家学说称做贱业的这些学问。

    秋末的这次帝国核心决策层的聚会,只是刘病已为了统一意见而进行的,而接下来整个冬季,空闲的帝国官僚和士人们开始为这个庞大的计划忙碌,这时候一大批的未来精英开始“崭露头角”,太学生中术业有专攻的一批精于地理水利的人一起规划整个计划。

    “不对,这一段错了!”太学内,汇聚了一大批精于水利的学者和专攻机关学的成员,在耿寿昌这个学惯百家的大师指点下,对整个大运河的工程进行规划,对于河道的选择,和工程段的划分,这些学者进行着剧烈的争论,他们中最忙碌的要数耿寿昌这个大师,他同时领着数个小组,大凡涉及到整个工程的各方面他都参与了进去。

    随着十年大运河计划,整个太学里,还在学习的太学生都是开始格外重视那些“经世致用“的学问,比如地理水利,土木机关,再加上刘病已发下的诏令里表示对参与到大运河计划里的太学生会加以褒赏,那些以名利为目标的寒门学生几乎是一股脑地转向了各种杂学

    而那些平时就对经学不怎么上心,而是喜欢那些“奇淫巧技“的世家子弟,更是打着皇帝的旗号,”明正言顺“地研究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这时士人中争论了两年的关于原本鄙薄的技艺有了结论,至少大部分士人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工匠,方技,农林等学说的确有益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