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重生南明当皇帝 > 第175 战后总结(第一更!)

第175 战后总结(第一更!)

    朱由榔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对于缴获得来的军械兵器,朱由榔很是重视,嘱咐有司把它们集中入库,等大军返回长沙休整后,再按需分配到各营垒。

    当然,铁甲、皮甲、战马、火炮、鸟铳这些军国利器肯定是优先分配给御营亲军了,特别是李定国部忠武军,这一次为了截击五千秀部还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连斑鸠铳这种火绳枪都能算得上最顶尖的利器,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更可悲的是,在原本的历史剧本上,自1644年满洲鞑子入关以后,一直到清末的太平天国时期,两百多年间,清军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一直用火绳枪,从未考虑改用更先进的燧发枪,而西欧诸国却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早已将火器更换了好几代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因为鞑子皇帝不知道燧发枪这种十六世纪中叶就出现的枪械吗?或者是真的不知道火枪的重要性?

    非也!

    清初的几个皇帝不是把火枪当做弱者之械,恰恰相反,他们一直将火器当做军国重器来看。

    认真说来,满洲鞑子虽然以骑射起家,但最后却是靠火器发家的,当年老奴努尔哈赤被明军的红夷大炮轰死后,满鞑就开始重视火器了,黄台吉即位后,对火器更加注重,千方百计的想仿制。

    后来辽东三矿徒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黄台吉后,满洲鞑子至此就拥有了精锐的火器部队。

    尔后,黄台吉又在汉八旗中由亲信部下固山额镇金励建立了名为“乌真哈超”的精锐火器部队,“乌真哈超”翻译成汉语就是“重兵”,指装备了大量的鸟枪和火炮。

    清军入关后,满蒙八旗改制,鞑子皇帝又模仿明朝京营军制专门建立了“火器营”和“神机营”两支纯火器部队,所部兵员全由满洲鞑子充任,居重驭外,借此压制绿营,由此可见对火器的重视!

    康熙年间,清军在雅克萨对战沙俄,在西北对葛尔丹时,经常以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兵力对抗拥有燧发枪的他们,却常遭惨败,吃足了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