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聊斋神灵道 > 第二十章 锁魂之术(求收藏推荐)

第二十章 锁魂之术(求收藏推荐)

说,金银不过身外之物,只有提升修行道行才是最最重要的。但是他资质有限,想要提升道行也难,于是退而求其次,若能炼制一只厉鬼,增加自己的战斗力也是不错的。

    但是刘师爷为他带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三年前的计划并没有白费,柳小妤还是化成厉鬼了,而且还杀人了。孙易玄强忍住心头的激动,与刘师爷谈好条件之后,以一个高人的身份来解救他、为他驱鬼。

    一只能害人性命的厉鬼,孙易玄想想几乎都能笑出声来,这样的鬼物已经算是有些道行了,资质肯定不凡。

    来到柳林村之后,孙易玄先是命人将梁田的尸首挖出来,果然发现了极为浓厚的阴鬼之气,确如刘师爷所言,正是被厉鬼害死的。

    紧接着,孙易玄便带上随身法器,来坟地抓柳小妤。然而柳小妤也不是吃素的,见势不妙就向狄横秋求助,狄横秋便将她留在土地庙中保护起来。

    凭借孙易玄的本事肯定是能打过狄横秋的,但是他却不敢公然和神祇对抗,除非他想一辈子待在深山老林,再也不出现在红尘俗世。因为凡世之中,到处都是阴司神祇,一个实力弱小道士不可能有逃避的机会。

    虽然不能正面抗衡,不过孙易玄也并非没有办法,借着刘师爷在柳林村的势力,强行将柳小妤的坟茔挖开,将她早已化成一堆枯骨的躯体收集起来。

    崂山派对付厉鬼有一道术,名为锁魂术,这个“锁”不仅能够困锁鬼魂,同时还有搜索的功效。只不过施展这个法术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需要利用厉鬼的尸骨作法。如果是寻常捉鬼的话,这个招数很难奏效,一般连厉鬼的身份都很难弄清,可况是尸骨。但是这个问题在孙易玄眼中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对他大大有利的条件。

    刘师爷请道士抓鬼,这是对全村人都有好处的事,况且梁田刚死不久,这种死亡的恐惧感还未完全散尽。就算村正也无法阻止众人的心愿,望着女儿坟茔被挖开,他却没有任何阻止的办法,这大概就是人力有时而穷吧。

    刘家大院内,同样是那颗樱桃树下,摆放着一张供桌。供桌中央摆放着一只香炉,炉内插满了正在燃烧的神香,在供桌的两端插着一黑一白两张纸幡,这两张纸幡还是有个名字的,叫做“无常幡”,象征着黑白无常。黑白无常乃是阴司的勾魂使者,黄泉路上的接引之人,两张飘摇的纸幡当然不可能有黑白无常之威能,然而将三里之内的柳小妤招过来还不成问题。

    供桌前方摆着一张竹席,席子上横七竖八的摆放着一堆白骨,看似杂乱无章,实有玄奥之意。

    孙易玄手持桃木剑,脚踏七星步,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院内阴风飒飒,鬼哭神嚎,满树樱桃扑簌簌掉落,砸的满地都是。本来准备看热闹的刘师爷和众多仆人早就躲藏了起来,将脑袋埋在棉被之中瑟瑟发抖。

    原本躲藏在土地庙的柳小妤,只觉烦闷不堪,一颗心不知缘何被牵动。脑袋迷迷糊糊,双脚不由自主的往庙外走去,一步一步,飘飘摇摇的竟然走进了刘家大院。

    见柳小妤双眼无神,一步步走来,孙易玄大喜过望,手中桃木剑舞的更快,口中咒语也念得愈急。

    “奉敕崂山,兵行亡道,招魂锁灵,入我玄镜。急急如律令!”

    念罢,孙易玄将桃木剑往空中一抛,随身掏出一枚古朴铜镜,镜中光耀一闪,竟然直接将柳小妤的鬼魂摄入其中。

    柳小妤被收,她的尸骨也再无存在的必要。孙易玄掏出一张符咒,往竹席上一撒,顿时一道火光闪过,原来的白骨化为一堆灰白色的粉末。

    阴风怒号,骨粉搅乱在天地之间,随风飘散,这个世上还存在柳小妤吗?

    除去心头大患,刘师爷欣喜不已,孙易玄当然更加高兴。不过他并未在刘师爷的热情相邀之下,选择在柳林村逗留,反而迫不及待的回到隶川县。抓鬼并不是目的,炼鬼才是他真正要做的。

    在孙易玄离开之后,刘家又发生了一件异事,刘师爷突然发现一房小妾怀孕了。一开始刘师爷还十分高兴,想自己大半辈子有良田百亩,无奈一直无子嗣,就算纳几房小妾也都白瞎,难道是时来运转了?

    刘师爷遍邀亲朋好友,就连柳林村中的村民也都一个不落的邀请到,准备在家中办一个喜宴。然而喜宴请帖还未发出去,刘师爷就不惊喜了,因为他受到了惊吓。

    他那小妾第一天小腹平平,第二天就如怀胎三月,第三天已经完全隆起,听着一个大肚子。这是怀孕吗?莫不是怀了个妖怪?

    在刘师爷的盘问下,小妾说自己遇到了神仙,这是向神仙求的儿子,有些与常人不同。所谓的神仙当然就是白花蛇妖,只不过某些羞羞的事情,小妾虽然新村怀恋却不敢说出来。

    到了第四天头上,小妾肚子里的孩子就要出生了,刘师爷怀着忐忑的心情:“这到底算是神仙的孩子,还是算自己的孩子?”

    然而他很快就用不着忐忑了,产房内一声哭泣,不是婴儿的啼哭,而是受到惊吓的产婆连滚带爬的嚎哭。从小妾肚子里生出来的并非是孩子,而是一条冷冰冰的白蛇。

    刘师爷当场就被吓死过去,任谁也想不到,他一生作恶多端,最后竟是这种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