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太平真解 > 第十四章 泰山学院

第十四章 泰山学院

    仇也报了,也拜祭过了,天儒子就带王大仁回到了她们母子的住处,地儒子三人则是各自回了门派。等王大仁和天儒子把具体的经过告诉王氏之后,母子又是一阵抱头痛哭。哭过之后,王氏请求天儒子带王大仁走,自己则回去给相公守墓,天儒子则不同意,说王大仁还小,他打算悉心照顾王大仁让其成才,同时也传音给王氏:“仁儿的仙根驳杂,不易修仙,我希望你能时常陪伴在仁儿身边给他鼓励,这样他进军大道的希望或许更高些”。当然,这传音王大仁是听不见的。王氏听了,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于是收拾东西之后,就带着儿子坐着天儒子的砚台一起去了泰山学院。

    泰山学院分内外两院,有弟子三十万,外院二十五万,内院五万。外院是传授普通弟子儒门知识,培养凡间弟子,类似于今天的综合性大学,各种功课齐全,居于山脚,内院则专门教授儒门道术,是真正的修仙门派,居于半山腰。内外两院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但也有一定联系。外院是纯粹的开放式课堂教育,课程种类极多,不仅包括传统的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甚至兵法、权术、凡间武功等都有教授,简直是一本小百科全书。而且儒门外院建立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社会培养人才,故而不分国家穷富都可以来外院上课,收取的学费也极为低廉,对修士们来说,凡间的钱财实在算不得什么。但是真正受益的,也只有附近的百姓,其他国家不是有一定实力的人,不可能送自己的子女到泰山学院来,尤其是外院,华夏大陆广阔无边,燕都在大陆东部,却与同样在东部的泰山学院有八十万里之遥,这不是凡人一介肉身能跨越的距离。内院则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对新入门的修仙弟子进行的开放式课堂基础教育,传授基本的吐纳之法,以儒门《正气歌》为基础修炼法诀,目的是培养儒生身上的浩然正气,这种基本的修炼方法也对外院弟子开放,课堂设置在内院最下层,这里最靠近外院,也方便外院弟子往来,同时还能让外院弟子比外面的普通教授文化知识的学堂学的更多一些,身体更好一些,凡人未必都有灵根,但学了吐纳之法,至少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是可以的。

    天儒子带着王大仁母子从外门门口进入,母子俩毕恭毕敬的跟着老头进了山门,门卫一看是宗门长老,当然是问都不问直接放行。一路上也没有惊动人,外院除了一些有背景的认识天儒子的人几乎没有,毕竟是两个世界,天儒子一边带路一边介绍着泰山学院的内外院和课程。王大仁母子二人看到泰山学院的规模则是有些震惊,从山脚到山顶,房子建的密密麻麻,覆盖整个山峰,方圆不下数十里,再加上从下而上的建筑,可以说达到一个小型城市的规模了。王氏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