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明牛 > 第015章 国本之争

第015章 国本之争

    “两位衙差大哥放心。”林寿抱拳拱手道,“今日出得你嘴,入得我耳,学生是读孔孟之道的,断不会随便向外传,还敢多问两句,这王家旧邸该如何走?”

    “你一儒学秀才,去那里作甚!”衙役神色有些怪异,随手向东一指,倒是指出了地址,道:“沿着衙前街一直往东走,拐一弯,看到那青砖黑瓦、檐角青碧、门口两个抱鼓石的府宅就是王家旧邸,好认。”

    “多谢。”林寿又是拱手一礼。

    兴许是林寿礼节周全,而且又是个秀才身份,颇让两个看门的皂隶心中受用,另一衙役忍不住劝道:“我说秀才啊,这王大人可是被当今皇帝御笔亲批下的大狱,昨儿连抄家的圣旨都送来了,听说还是因为立太子的事儿惹得皇帝不高兴,这才落得个抄家灭族,现在此事在士林中闹得沸沸扬扬,众人躲都躲不及,我劝你这秀才公啊,还是少去惹这一身骚为好!”

    他是说者无心,林寿这个听者,却是暗自记在了心里,道:“放心,我省的,学生也只是去寻那儒学教谕,并不想牵扯其中,待寻到了教谕解决了事端,学生再来答谢两位衙差大哥,就此拜别。”

    林寿退下衙门口,按照衙役所指的方向,快步而去。

    “秀才!”两位衙役拖着水火棍追下台阶,高声喊道:“你可别忘了答应我们的上好席面啊!”

    “放心,忘不了!”

    林寿挥挥手,高声应了一声,对于这种空头支票,他向来是答应的很痛快的。

    走在衙前街,林寿开始仔细梳理刚刚与衙役的对话,其中他那句“听说还是因为立太子的事儿惹得皇帝不高兴,这才落得个抄家灭族”,引起了林寿的注意。

    因为在万历年间,朝廷之上最为著名的政治事件,就是长达十五年之久的“国本之争”,如今正是万历三十九年,按照历史所记载的走向,这“国本之争”正是到了交战的高峰期!

    所谓国本之争,说白了讲,就是皇帝的两个儿子争夺国家的下一任继承权——一个是皇长子朱常洛,宫女所生,为万历帝所不喜;另一个是皇三子“福王”朱常洵,为宠妃郑贵妃所生,是万历帝最为喜欢的儿子。

    因为在中国古代素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一说,故而,将这场围绕皇权而产生的皇家继承纠纷问题,美化称之为“国本之争”,实则上,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一场皇权和文官集团的权利斗争!

    而银丰县这位被下狱抄家的王大人,就是这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之一。

    他本名王世兴,山东银丰县人氏,生于万历二年,为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进士,初授行人,后任礼科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这个官职,与督察员御史统称为科道言官,主要职责用来监督和制约重臣百官,可以风闻奏事,制造舆论压力,上可弹劾内阁首辅,抨击皇亲国戚,可谓是位卑而权重!

    在国本之争的白热化阶段,皇太子朱常洛最后的政治力量,皆都是来自这些督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的科道言官,以强大的政治舆论压力,对抗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礼科给事中王世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然,死的也够惨!

    他因上疏弹劾福王朱常洵,先言:为福王所建造的洛阳王府耗资巨大,有违祖制;又言福王沉湎酒色、荒淫无度;再言福王长久滞留京城,实则静待时机窃偷国本;最后,又将万历帝一系列弊政,比如矿监税使遍布天下搜刮民脂民膏,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这些银两未进国库,而全都进了万历帝他自己的腰包……等等……

    这一“疏”,可谓是将万历皇帝扒了个干干净净,骂了个狗血喷头,直接将万历皇帝当场气晕了过去,若不是及时服下了道士上供的救命丹药,只怕第二日大明朝就要改朝换代了。

    待万历苏醒后,二话不说先以谋逆大罪逮捕了王世兴入狱,后又下旨将王世兴家产尽抄,尽归国库,家中女丁皆贬入教坊司为妓,男丁皆被发配充军,其举家遭遇,怎是一个“惨”字可形容的!

    林寿赶到王家旧邸时,这座昔日在整座银丰县都赫赫有名的府邸,已经彻底败落了,广亮大门的门口上挂着两个白灯笼,上面用黑漆漆的大字写着个“奠”字,叠角重檐的兽头上也挂起了白色的丧幡,孤孤零零的在初春的严寒里随风飘摇,

    王家府邸门口并没有看门的门丁,朱红色的大门口,早就没有了往日车水马龙的热闹,大门口蹲着两个敦厚的抱鼓石,石面上雕刻着精致的如意纹,浮雕着四只戏耍的小狮子,本是寓意四世同堂,福寿吉祥,现在看来却好似一个大大的笑话。

    “唉,人家皇帝俩儿子争抢太子,管你们这些言官何事,现在你倒是维护了你家主子的立场了,你却落得个人首分离妻离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