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唐三帝传 > 计中有计,计有连环二

计中有计,计有连环二



    “娘娘是要动皇后?

    可她眼下更难动啊?”

    “她的确是难动,可若是她的母亲就不会了罢?

    刚刚犯了大错,还一心怨恨着武媚娘……

    你说这柳氏为的什么?

    不还是为了害怕陛下易储于武媚娘的小贱种儿子?

    你想一想,她此番召了巫师去,会是为了什么呢?”

    小侍立时省悟:

    “娘娘说得是,柳氏眼下咒杀武媚娘不成,怕是不敢再动她的念头……

    却是要朝着武媚娘的儿子下手了呢!”

    “没错。

    所以本宫才说这是个好机会……

    你说,若是本宫做一个局,将这太子,这皇后,全都卷了进去,而这局之中,又做死了那个小贱种李弘……

    是不是两全其美?

    素节的未来,是不是就平坦了呢?”

    她含笑反问,目光森然。

    萧淑妃的主意,打得是很好的。

    只是可惜……

    她的命运,似乎也是早已安排好的。

    唐永徽五年闰四月初三。

    麟游一带,突降大雨。

    雨势甚急,俄顷竟山洪暴发,乃冲玄武门。

    宿卫士死伤者不计其数,更将走散之数者众!

    惶乱噪杂之中,再不见人得及言天子!

    后因右领军郎将薛仁贵大呼曰:

    “安有宿卫之士,天子有急而敢畏死?!”

    乃急登门桄,大呼以警宫内!

    大宝殿中。

    高宗李治着闻,乃乘黑起床,惊携昭仪武氏,怀抱幼儿李弘急攀高处,俄而乃水入寝殿!

    ……

    水,漫天遍野的水光。

    天光将亮未亮之时,万年宫下的小坡上。

    李治怀里抱着惊哭一夜,终究睡着的李弘,右手环着面色微白,衣裙单薄的媚娘,听着德安之回:

    “水势甚大,且又来得及……

    宫中卫士死伤近二千,麟游县民者因幸得急警,死伤不重,却也有足千之数。”

    李治咬牙,半晌才轻道:

    “安抚之事,可备下了?”

    “元舅公已然着人去办了,眼下县民们倒也能安得住事态,只是宫中卫士……

    唉,实在可怜。

    许多都是夜睡之时,不知而死的。”

    李治抬眼,点了点头,看看惊容已定,伸手来接李弘的媚娘,淡淡一笑,将李弘交与她,然后起身,轻道:

    “随朕来。”

    德安依令而去。

    媚娘留在原地,看着脚下的泥泞,半晌才轻与明和道:

    “眼下寝殿中水可尽退了?”

    “却还未曾,娘娘,不若便就此返了宫中罢?”

    “这等时刻,最不该做的便是返回宫中。”

    媚娘淡淡道:

    “麟游县民死伤如此之重,你叫治郎如何能平定得心回宫?

    怕是还要好好在这里待着,好歹也得等到百姓安定了,才能动身回宫。

    所以你们还是早早儿地准备着,一旦水势退下,便仔细将该清理出来的地方,清理了出来罢!”

    明和眨眨眼,极其不解地道:

    “娘娘,水都发成这样了,主上还不肯回么?”

    “正因发成这样,治郎才不会回也不能回……

    因为若是他身为帝王者,不能懂得先百姓之苦而苦,后百姓之乐而乐……

    那这天下,只怕也不能再多姓几日李字了。”

    媚娘淡淡一语,却叫明和住了嘴,立时点头退下。

    左右看了看,她又招手叫一侍前来:

    “你去,速速着人知会了宫中王公公,请他速来此地主持大局……

    还有,顺带着请他务必将宫中立政殿内的些备库之用取出一拨,于京中易换为此地灾民顶用得上的东西,至少先得安安民心,救救急。”

    小侍应了一声,却不解道:

    “娘娘,若论起来,这等事自该是有司相办,娘娘急什么?”

    “你也说了是有司相办……

    可那有司办事,少不得也得陛下旨意,天子印令啊!

    眼下这等急态,哪里还等得这些?

    自然得先应一应急。”

    媚娘轻声道:

    “你也不必多问了,自去办便是。”

    小侍应声而退。

    ……

    唐永徽五年闰四月初四。

    初逢大水的麟游县灾民,还未得及从痛失家园的茫然中清醒过来,好好哭一哭未来时,太极宫中大内侍监王德便带着连夜取了立政殿私库之存,与长安市中易得的一应急用之物车队匆匆而来,速速入了县中。

    一入县中,便有媚娘求了李治借来的薛仁贵来相助,一道且先安顿下了有死伤的灾民之户,该助棺裹者,自助棺裹,当修碑灵者,自修碑灵,应助医药者,更是有王德一并带来的几位太医院医官相侍,瑞安押后的药草为继。

    至于其他灾民,也在薛仁贵与李雨李云四兄弟所率金吾卫的助携之下,支帐搭篷,发放被褥衣物,饮食净水……

    甚至媚娘还亲身带着代王李弘,率着一众内侍亦同至灾民所聚之所,相助着发放用物,安定民心……

    是故当日午后,当长孙无忌等人率众臣,跟着李治来到所聚之处时,看到的便是忙而不乱,快而有序的赈灾之景,而非哭号连天,怨声载道的惨况现场。

    李治停下了脚步,微笑中不无担忧地叹着气,摇着头,看着那个正抱着一个小小的,刚刚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入怀中,好声呵护着的女子——

    他的妻,他唯一的妻……

    尽管他是多么地想要把她紧紧地锁在宫中,再不让第二个男子见到她一丝一毫的容貌,窥得她一星半点的光彩……

    可她到底不是那种可以被他锁在深宫之中的女子……

    她注定,注定是要立在他身边,与他看着一同的地方的,帝王冠冕上的那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