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明绿色风暴 > 一百七十三章、侍卫杨十八 中

一百七十三章、侍卫杨十八 中

和他们在一个帐篷里的两家人里,也有三个年轻的小子,两个中年人,微微一怔之后,在家人紧张的注视下,凝重地走出了帐篷;前两天已经有军士来交代了,听到铜笛声,就是这些青壮集合的时候了。

    杨凯良的母亲、妹妹,和其他青壮的家属一样,不放心地丢下手里的活计,斯跟着走出帐篷,远远地看着那一个个青、中年汉子,在军士的呼喝声下,在空地中央聚在了一起。

    几个拿着名册的女军士,在黑衣侍卫的陪同下,开始唱名。

    “赵二苟,匠人队,”“武青,军士队,”…

    随着寒娟几人清脆的嗓音,被点了名字的流民,按照各自登记的特长,开始排队集中;不出意外的,身无所长的杨凯良,只有一身的武艺,很快被指到了军士队里。

    至于不愿去当军士的,还有去石炭矿、采石场做工的活计,也在匠人队里集合,那看起来不少的粮饷,和军士自然无法相比,杨凯良也不愿扛着搞头、竹筐去卖力气。

    琢磨过了那高的吓人的粮饷后,要想让母亲和妹妹过上好日子,杨凯良只能咬牙去当军士了。

    那些军士身上的衣服、靴子,还有武器、水壶、狩猎刀等等的零碎,心细的杨凯良打量过了好几天了,就凭着军士们健壮的体魄,他就知道,在这里当兵绝对不像家乡一样,那种混日子的兵士他才不干呢。

    加上那两个瘦弱的童生,一共三百一十号的青壮男人们,点过名后,有军士出来,再次点名,每叫过一个人,就可以走到石堡门口的台阶下,那里有一个瘦高的书生,手里拿着一把纸扇,远远地打量着他们。

    王梓良身后,一个侍卫手里端着木盘,上面铺着一层粗布,一小堆的猩红色药丸,整齐地码在铁盒里。

    为了这些人的清白,萧夜可是拿出了大本钱,这也是不得已,世上最为难猜的就是人心,一个家贼就能让石堡陷入绝境。

    如果他的实力发展到可以自保,就不会使出如此的手段,否则为自己着想,就不得不拿出初级强力药剂了。

    “伸手,“面无表情的侍卫,对这勉强的矮个子中年人说道,见这人伸出的手掌,竟然还是脏兮兮的,不禁眉头一皱,从腰里拽下一条毛巾,“把手擦了,”

    亲眼看着矮个子把药丸吞下,侍卫递上水壶,让他喝了两口,随后让人带着他进了石堡;整个过程,一旁冷眼的王梓良,眼帘没见抬起过。

    虽然不知道这药丸是为何用,但是,被集中起来的三百多人,在周围黑洞洞的枪口下,丝毫没有反抗的举动;石关屯山下那沉重的枪声,雪亮的长矛,足以让他们不敢肆意骚乱了。

    前面走进石堡的流民,眼尖的杨凯良,在他们身影闪进堡门瞬间,能看见已经通红的脖颈,顿时身上绷得紧紧的,目光闪烁不定;和他一样,还有十来个青壮流民,脸色也阴沉难看。

    不过到了这里,赶鸭子上架也得上去了,如果有人试图拒绝药丸,恐怕后果不是那么好想与的,天上可不会随便掉大饼,既然抬头吃了,就别嫌撑了胃口。

    “杨十八,”听到军士喊自己的绰号,杨凯良不假思索地上前,顺从地跟着军士走到台阶下,抬眼看着面前冷漠的黑衣侍卫,这个家伙身上的煞气,让杨凯良不由自足地握紧了拳头。

    “呵呵,小子,别紧张,給你们好处还不乐意,真是啥的咬了吕洞宾,”侍卫粗犷的脸上,眼角处迭起深深的皱纹,似笑非笑地一咧嘴,“这药丸我想要还得有了战功,你们可真是走了狗运气,”

    话说得慥了,但是里面的意思,却让杨凯良心里微微一动,在这里人家说谎没必要,那就是真的了。

    吞下药丸后,杨凯良跟着军士刚踩上了灰泥台阶,就觉得胃里突然窜起一股火苗,炸开来在身上四处流动,不由得张嘴吐出一口热气,这下子,身上更是焦热得难受,腿上突然间沉重得像是绑了铁块一样,抬腿都抬不起来。

    杨凯良异常的反应,让不远处的王梓良,赫然瞪大了眼睛,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的动作,这种对药丸反应愈是激烈的,药效过去后得到的好处,越是多过于普通人。

    “这个叫杨十八的,恐怕身怀武艺,而且不是一般的花架子,”见多了药丸效果的王梓良,冲着身旁的传令兵,偏了偏头,传令兵会意地过去跟上了杨凯良,防止这家伙不适应栽倒下了台阶。

    就在这时,台阶下的那个黑衣侍卫,猛然间咆哮起来,“老子叫你吞下去,你还敢藏在舌下,玩花花是吧,”随着暴怒的声音,就听见啪的一声脆响,接着就有人翻滚在地。

    耍小聪明的三子,左脸颊上一大块肿起来的血瘀,人已经扑到在地,那个猩红的药丸掉落在地上,沾满了灰土。

    “哎,你咋滴还打人啊,”“就是,我们流民可怜,你们也不能随便乱打呐,”顿时,聚集在空地上的青壮们,有人叫喊了起来,还有几个人大声地应和着。

    一时间,本就对强行吞药不解的流民们,轰乱了起来,大家伙嘈嘈嚷嚷起来,有人就要回去,哪怕是挨饿也要回石关屯,不愿在这里担惊受怕。

    围在四周的军士们,见状直接就举起了手里的火/枪,包围在帐篷最外侧的各队军士,也开始占据地势,火/枪哗啦啦林立。

    “呜呜、呜,”堡强上方,阵阵牛角号声低沉,刚才还没几个人影的堡强女垛后,密密麻麻的军士出现了,更多的火/枪遥遥指向了下方的空地上。

    只要有人一声令下,这四周不下上千的火/枪,齐齐发射一轮,就足以把这些流民,连带他们的家属,乱枪打死一半。

    猛然间突变的局面,让这三百来号的流民,赤手空拳地惊呆了,大明军队火器犀利,没想到这里竟然不逊于内地的军队。

    一时间,流民们安分下来,乖乖地低着脑袋,等待着被唱名吞药,远处看热闹的那些流民、家属,也被军士赶回了帐篷里。

    那个黑衣侍卫没理会那些骚动的流民,而是大步走到三子近前,低头漠然地看着他,“吃了它,”说着话,大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眼里寒光阴霾。

    哆哆嗦嗦的三子,抬眼看看这个军汉,心里暗自叫苦,看这架势,如果自己不肯吃了药丸,人家可是真的要下死手了。

    “我,我吃,我吃,”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三子抓起地上的药丸,闭眼吞下了,使劲地咽了几下,这才干笑着看向黑衣侍卫。

    见这货还算有眼色,侍卫摆手让他起来,有军士背了火/枪,上来拉着三子去了堡门那里。

    石堡内西北角落里,距离伙房不远,两排占地不小的水伞侧面,已经修起了三个小水池,全部用灰泥围砌,里面灌满了积攒下来的净水;为了这些流民,今晚三个池子的水虽不多,但是要浪费了。

    好在伙房的大缸里备足了水,要不然晚饭就得发罐头了。

    三百多流民被先后带到了水池边,像是下饺子一样,纷纷跳进水池里,哪个要受不了捂着脑袋嚎叫不止,就有军士上来拉走,不知道被带到了何处。

    更有十来个流民不但瘦弱,意志力也相当薄弱,悄无声息就倒毙在了池子里,被一直盯着他们的军士很快捞起来拖走了;想有收获就得付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靠在水池边的杨凯良,哦,现在是叫杨十八,为了不被官府找到这里,他还是决定叫杨十八了,在家乡里他堂兄弟们排行十八,这么叫也心安理得。

    迷迷糊糊的杨十八,脑子里灼热得嗡嗡乱响,浑然顾及不上周围的动静,身上赤红地靠在池边冰凉的侧壁上,坐在水面下的台阶上一动不动。

    也不知在水池边泡了多久,睁开眼睛时,天色已经蒙蒙亮了,杨十八清醒过来后,很麻利地拔掉身上的烂衣破裤,在水里先使劲地搓洗身上的灰泥,厚厚的灰泥一层一层地卷把着,忙不拾迭地在水里把手涮干净。

    这时候,和他一样能清醒过来的人,也不过五六个人,旁边还在红着脸喘气的流民,可是没他那么大的劲头,还在哼哼地都没睁开眼。

    逃难的流民,身体结实的没有多少,但能熬过来的人,无不是命硬之人,几乎一天一夜的时间,才陆陆续续有人开始缓过劲了,缓不过来的,也早就被清理掉了。

    像这种成本高昂的行动,萧夜不会继续下去,毕竟,无论是哪方势力,也不会稀里糊涂地就把探子往这里不要钱地安插,这一批探子无声消失后,想来他们也会更加谨慎了。

    水池四周,灯火通明,一盏盏灰白色的灯笼,插满了池子西面的堡墙内侧。

    大概洗了身子,杨十八伸手去拿衣服,一旁有人递来干净的毛巾和衣服,摸摸很是软和;再抬头,他就看见那个在堡门外狂放了一把的黑衣侍卫,就站在池子边缘,瞪着眼睛正瞅着他,顿时身子就僵硬了。

    “穿衣,跟我走,”没废话的侍卫,丢下衣服,踩着硬邦邦的军靴踱到一边去了。

    庄户人家,在家里就有穿短卦的习惯,这种上下分体的衣服,那是穿多了不怪,只是这种土黄色的衣服,上面的拉链可是让杨十八稀罕了,被军士指点了才会小心拉上。

    “彭,”当一双崭新的军靴丢在杨十八面前时,小伙子顿时眼框就红了,在家乡他还有布鞋可穿,但逃难的路上,他只能抢了别人的衣服鞋子穿,哪有人給这么贵重的靴子。

    一看就是厚牛皮缝制的短腰靴子,那帮子上两条宽长的皮带,硬实的鞋底,让杨十八简直喜欢地不敢穿了;在家乡,这种好货色,就是地主家也是在过年时节才穿出来的。

    硬邦邦的新靴子,杨十八捏在手里,恍惚间没发现,自己竟然感觉不到多少分量。

    赤条条穿上衣服,被领着又去了洗澡的地方,那能把脏成一揪揪结块的头发,洗的干净利爽的大块肥皂,头顶上不断浇下来的温水,可是让杨十八开了眼界。

    时间已是黎明,但天色依旧黑沉,焕然一新的杨十八,在澡堂外等候了一会,等聚集了二十来人后,被领着去伙房吃汤面大饼,杨十八跟随那个侍卫,眼看着他手里拿着一个手灯,雪亮的光柱照的脚底下亮堂。

    蹲在伙房外的空地上,一手端着粗大的陶瓷碗,一手拿着三张厚实的肉饼,杨十八瞅着碗里那一小堆巴掌大的肉块,鼻间热气腾腾的饭香,顿时泪如雨下。

    也不知道,自己有多长时间,没吃到这么厚实的肉块了,在记忆力,似乎已经忘了大块吃肉的味道。

    和他一样,空地上这些埋头狠吃的青壮们,吃着吃着,一个个抖索着肩膀,眼眶里大颗的泪水,滴滴答答掉落进了碗里,腮帮子却是照样在玩命地嚼着。

    一身黑衣的侍卫大刘,站在远处的黑暗中,扬脸看看天幕那渐渐熏亮的穹顶,心里微微叹口气,没有再去吼叫这些新来的军户。

    “你们的家属在外面,自会有人照应吃食,吃慢点,不够了还有,”幽幽地说了句,大刘别过脸去,不再看这些头也不抬的家伙们。

    吃过饭,不等下一波新军户们过来,大刘带着这二十来人,直接就向大头领的院宅方向走去。

    穿过广场,沿着干净的大道走了一炷香的功夫,转角拐到了一处大院前,院门口有四个军士背着火/枪守卫,门檐上的俩盏灯笼已经熄了。

    就在杨十八被带到大头领后院的演武场时,王梓良正在萧夜的书房里,向他回报昨天征召的结果。

    “三百一十一人里,发现有问题的十九人,已经送去了鹰爪堡,其中十人带有家小,但属下查询过他们的家人,竟然都是临时搭伙的,”

    “耐受不住药剂,死亡的,目前有十四人,他们的家属会妥善安排,”王梓良的上报,让萧夜暗自庆幸,要不是自己的药剂,恐怕那十九人就算是挖出大部分,剩下的也是心腹大患了。

    “那么,如果那些家属里,有官府的女探子,又该如何?”萧夜喝了口凉茶,悠然看着桌上的灯烛,黑色电池紧缺,就连他家里也只能再次用上油灯、蜡烛灯笼了。

    “这个,属下无能,”王梓良摇摇头,初级强力药剂再多,想来萧夜也不会大方到了那般,外面可是有着一千五百多的流民,刨掉年幼的孩童,起码还有一千四百妇女老人。

    “甄别过的,连带家属留下,其他人不论老幼,一律送往顾家堡,那里也可以开一间私塾,”萧夜想了想,只能狠下心肠了,这世道,要不想莫名其妙地被坑了,就不能当善人。

    “传信王大力,这些流民既然进了军户册,就收到后勤队吧,能干多少活干多少,吃饱穿暖有栖身之地,本头领尽力了,”萧夜的话里,很有些无奈,他现在缺的可是青壮,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老幼妇孺,很让他难受。

    门外脚步声响起,有侍卫进来,“大人,那先醒过来的二十几人,带到演武场了,”

    “嗯,咱们去看看,这些人恐怕心里还不明白,咱们这可是在草原上了,”萧夜眉角一动,转身笑着对王梓良说道。(((★更新最快的小说网★百度搜索:三四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