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网游竞技小说 > 昆仑有剑 > 第四章 残破的秘闻

第四章 残破的秘闻

所有人都还在迷惘中猜测是怎么回事时,王庆已经隐隐有了答案。

    也亏得昆仑传承悠久,王庆又好看书。换个别的门派,别的人,还真没戏。

    说实话,王庆要不是亲眼看见,他也不敢确认。

    昆仑的藏书,浩如烟渺。王庆就算看书,一般也不会看太靠前的,实在晦涩难懂。往往一个字就能扯出一大段解释,看书完全是连蒙带猜。

    而且还有个问题,汉以后的书,看起来还算正常。但是汉以前的那些记载,现在看来比神话故事还夸张。

    王庆毕竟是现代社会受过教育的大学生,那些夸张的记载,下意识的就归类为上古先民缺乏教育,没有足够的常识,只能把不懂的事都归拢为神神怪怪了。

    后来之所以拾起来,当闲书没事翻翻,还是不少玩家一流后的的事。

    金顶大会的时候他就发现,玩家的先天气不少都能和上古那些神神叨叨的挂上钩。小妹的是,夏天的也是。这样的话,提前了解一些这些神怪传说,万一遇上敌人,能提前知道其属性,哪怕只是个大概,也不失为先机。

    说远了,昆仑的记载中对大秦语焉不详,仿佛有什么忌讳一样,正经书中都避而不谈。

    王庆还是极偶尔的机会,在一些被供为圣物的先贤遗物中,一些残破的竹简中隐约窥得一二。

    春秋战国和后面的大汉帝国完全就像两个世界一样。而其中的重要分割线就是二世而亡的大秦帝国。

    王庆尽力排除现实历史对自己的干扰,把自己得到的只言片语,和对游戏的理解,代入奇门遁甲,努力推演。

    最后得出的推论极为有趣。

    大秦时期很有可能发生了什么事,造成了灵气的急剧衰退,类似于大唐时期那样。这才造就了春秋战国与大汉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

    而大秦时期的战争,很可能是类似于封神之战那样,修行人士之间的大战。

    这从皇陵中最后那道声音不难看出,秦军对修行人士极为熟悉。练气士这个称呼王庆还是熟悉的,大秦之前的书籍中不少修炼之人这么称呼自己。只不过大汉以后就没人再这么称呼了。

    虽然没想明白原理,但是对于秦军弩箭能干掉武林高手王庆也就不再奇怪了。人家当年很可能主要对手都是修行中人,没点看家本事,怎么一统天下。

    当然,王庆思考的不是这个。他现在郁闷的是,自己不会又被系统针对了吧?

    这次出关,王庆之所以肆无忌惮,就是他很确定,圣丹的洞察,配合自己半步宗师的实力,只要自己不作死,没有军阵,或是阵法能困的住自己。

    他把自己代入视频中,模拟面对秦军军阵的情况。

    那种如雨的箭雨,单凭身法肯定是不能完全躲开的。

    如果自己在现场,最然没有亲身感受,不知道那种气箭的威力,但是,感觉,貌似,对自己毫无威胁。

    这股自信倒不是来自于王庆本身,他现在炼体还不如以前呢,新的功法对炼体效果只是一般。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真气与神识上。

    他的自信来自于身上穿的八卦紫绶仙衣。

    这件仙衣一直穿在身上,每每修炼对它都是种温养。就在不久前,也不知道是温养到了极限,还是王庆当上掌门,触发了什么。八卦紫绶仙衣产生了一次蜕变。

    系统对仙衣完全没有任何注释,王庆只能靠自己感知。

    仙衣蜕变成了一种完全脱离了不了的东西,背后的八卦图案也从丝线凝聚成了一种似玉非玉的材质,连成了一片。

    变化最大的是那两条紫绶,其坚韧碎星难伤。

    注入真气后,变化由心,操控极为舒畅。配合秘籍中提供的防御招式,王庆有信心同时阻拦正面来的二十只以内的箭矢。

    现在,王庆隐隐有点明白创造八卦紫绶仙衣的那位大佬当初的用意了。

    呵,有趣了。王庆在确认自身不受威胁后,心情一松。那这群大秦兵马俑,在这多事之秋出现,又是为了什么?

    偶然?王庆才不信。

    游戏在系统的掌控下,不是系统放水,盗墓贼能找到秦皇陵。真当上千年来的盗墓贼都是吃干饭的啊。

    王庆倒掉杯中凉茶,续上热水。呵呵,静观其变,不急,有的是探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