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科幻灵异小说 > 盗玉迷踪 > 第三十章 武思将军(二)

第三十章 武思将军(二)

    回到大都后半年,王妃就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白魔王。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王爷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回漠北的时候,王妃并没有怀孕,即使在回漠北的途中怀孕,到现在依然不满十月,所以这事就显得非常蹊跷,王爷自己心里也知道这事,也曾经怀疑过什么,但是却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所以也没有办法。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王爷越来越确定这孩子并非自己亲生的。孩子的成长很快,比其他同龄的孩子要快的多,才两岁的时候,就比其他的四五岁的孩子大,而且这孩子天生一头白发,,为了避人耳目,王爷命人用墨汁将小王爷的头发染黑。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被别人知道了,一时间整个王府里风言风语,下人们背地里都在谈论小王爷的事,说小王爷生来就是个妖精,是来找王爷索命的。而王妃闻听此事后,只是抱着小王爷不停的哭。

    王爷为了稳定,下令谁也不许再谈论此事,一旦有人被发现谈论小王爷的事,无论是谁一律杖毙。同时派人将王妃和小王爷送回漠北草原,再也没有回大都。

    又过了十几年,这个时候的小王爷已经出落成了一个英俊强壮的少年,每天骑着马在大草原上飞奔不亦乐乎,但唯一不好的是,他的身边并没有朋友,因为在他们的身边除了生活着牲畜就是他们的仆人和下属,没有村庄,也没有城市,四处都是无尽的草原。

    这时南方的农民起义阵势越来越大,陈友谅,朱元璋,每一股力量都牵动着大元朝的皇帝的神经。已经五十多岁的王爷再次带领着蒙古铁骑奔赴前线,在一次攻坚战中,被起义军的流矢射中胸口,救回营后,因为伤势过重,不就王爷就归天了。

    阵亡的消息从阵前传回大都,皇帝伤心不已,下旨将王爷的爵位晋一级并由王爷的子孙世袭罔替。人们这才发现王爷竟然只有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就是被“流放”漠北的小王爷。皇帝闻听此事后也觉稀奇,于是下旨让小王爷进京,待见面后,不禁赞叹果非凡人。只见他腰胯一把蒙古弯刀,背上一张硬木弯弓,箭袋里斜插的箭露出雪白的箭羽,最惹眼的还是大一头白发,这种白并非是人年老之后的白,而是纯洁与活力的白。

    大元皇帝当然对小王爷的身世也有所耳闻,当问及小王爷的名字时,却才知道他一直没有名字,因为身边的人都叫他小王爷。闻此大惊,同时元帝又非常欣赏小王爷的风采,所以为他赐名叫巴真达木鲁,小王爷这才有了像个样子的名字,而且还是皇帝御赐的名字。随后皇帝下旨封赏小王爷,而小王爷在谢过皇帝之后,并没有就此返回漠北,而是直接带着军队上了前线。

    传说在与起义军的作战中,小王爷率领的作战部队一枝独秀,在整个局势都在颓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不断取胜,好几次竟然差点就摸到了义军的大本营,这无疑成了元军的精神支柱,因此更加受到皇帝的重视与嘉奖。据说小王爷在到了中原以后,常年生活在漠北的他,很快就被中原地区的繁华所吸引,并且深深的迷恋上汉地的文化,最后竟然诗词歌赋无所不通,但事实上并没有他的什么作品流传下来,传说而已。

    历史的车轮不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人能够阻挡的,一切顺利历史潮流的事情才能存在。而当时的情况,大元王朝无疑已经处在了历史的车轮下,即将被历史所碾碎。蒙古族的王公贵族们其实心里非常懂的这一点,百年以来在中原地区施行的人种制度,其实早已经埋下了祸根。既然不能再维持中原地区的统治,大元皇帝就做起了兵退漠北的打算,那里是自己的老窝,咱在外边混不下去了,回老家养马放牧还是可以的吧。

    一旦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局势就再也不可收拾。元帝,也就是我们在历史上讲到的元顺帝,开始筹划退回漠北,转移金银细软。而此时在前线与义军作战的小王爷,也被召回,此时他早已经兵马大将军。奉诏回京的小王爷随军护送元帝一路向北,负责断后防止义军的追击,幸运的起义军并没有追赶北上的元帝,或许捉住元帝并不是什么必要的事情吧,当然也有可能是畏惧断后的小王爷。

    之所以说畏惧断后的小王爷,是因为在义军对元帝的追击过程中,遭遇到小王爷的阻击,而这场遭遇战中发生了令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