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科幻灵异小说 > 盗玉迷踪 > 第二章 明王爷墓

第二章 明王爷墓

    八年前的一个夜晚,老赵和师父趁夜色刚刚挖好一个盗洞。老赵的师父叫张季德,在行内是个响当当的寻龙高手,在风水学上有很高的造诣,经常看一眼便知何处有大墓,再用洛阳铲一探,果不其然。

    老赵说这风水学上的东西他也跟师父学了一些,但顶多学到个皮毛。这次他们盯上的是一个明代王爷的墓。盗洞挖好以后,老赵打头先进了洞,这时候的老赵已经不像刚开始入行时那么胆小。盗洞的尽头空间稍微大一些,面前是一堵青砖墙。

    老赵把撬杠插进砖缝,一用巧劲,就撬下来一块砖。然后徒手掰下周围几块砖,一个黑乎乎的洞口出现在面前。

    老赵回头回头向师父打着信号,两个人都戴着简易防毒面罩所以不能讲话,只能靠手势交流。从砖窟窿爬进来,老赵站起来,用手电筒照了下四周,发现墓室保存程度比较完好,没有坍塌的迹象。

    墓室中有四根大石柱撑住穹顶。树根从砖缝里挤进来,吊在穹顶上,显得非常阴森恐怖。进来的这个墓室中没有棺椁,也没有多余的陪葬品,只在中间位置立着一方石碑,应该是墓志铭。

    石碑的后面有一条墓道,直通后室。能够修建这样豪华的陵墓,说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常显赫,陪葬品自然也会十分丰厚。张季德点燃一根蜡烛,照亮了周围一两米的空间。墓室长期空气不流通,虽然已经和外面打通,但氧气的含量还是很少,蜡烛的火苗闪烁不定。如果蜡烛的火苗突然熄灭,则说明氧气不足,需要马上退出墓室,等空气更好流通之后再来。张老头手持蜡烛,示意老赵进墓道去后室。

    两个人一前一后,往后室走去。盗墓者都不信邪,但墓主人为了防盗,在墓中布置的重重机关,却能够轻易让盗墓者丧命。

    老赵和师父半蹲着随时准备好随时发力。老赵手持一根探杆走在前面,轻轻敲击地上的墓砖,像盲人一样前进。熟练的人可以敲击墓砖,通过墓砖的回声来判断下方有没有机关。如果回音比较清脆,则下方是实地,可以放心踩踏,如果回音比较沉闷,则说明下方一定有陷阱或是机关的启动装置。

    一路敲着墓砖走到后室,老赵才收起手里的探杆。盗墓者使用的探杆,采用精钢打造,通过杆上的活扣进行折叠或伸展,杆头还有楔子,必要时可以将两根探杆接在一块,其长度可达五米,不用时收起来放在包里,携带十分方便。

    后室中机关存在的概率要小的多,毕竟墓室那么大,要想踩中机关,和在面条里吃出米粒的机率差不多。后室的规模要比前室大的多,有将近一百平,整个墓室中没有一根支柱,真不知道这么多年这么大的墓室为什么还不会坍塌,真是让人感慨古人的技术高超。

    墓室的左右和后侧都各有一个耳室,用来存放陪葬品。棺椁出于墓室的正中央位置,由一整块汉白玉打造的棺床十分厚重。棺床上只有棺,没有椁。棺床的斜对角,摆着四只石兽。老赵往前走了几步,才发现是四只石羊。石羊屁股朝向棺床,头朝外,头上弯弯的大犄角一直盘到脑后。石羊口微张,似乎在笑。这让老赵背后不禁冒起凉气,这羊的造型太诡异了。

    老赵说到这里,被坑子打断了,坑子说:“这羊是干啥的?难道是青青草原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沸羊羊,镇守着村长慢羊羊的墓。”

    老赵听了,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心里一阵狂笑,也不知道坑子这脑袋里天天想什么呢,这脑袋简直就是个坑。我叫老赵别理坑子,继续往下说。

    老赵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摆设,墓中摆羊确是少见。张老头对他解释说,羊是一种上古神兽,在传说中有救苦救难的故事,而且“羊”音形通“祥”,墓中摆放石羊也有祈祷墓主人往生路上吉祥如意的意思。

    两个人暂且没有理会这些石像和棺木,而是沿着墓室的墙壁先到右边的耳室,耳室里摆放着一些生活用品,大概是墓主生前所使用过的东西,还有几口大木箱,木箱早已经朽烂,老赵轻轻打开一口,发现里面装的全是绫罗绸缎。几百年过去,这些东西竟然还能保存住。耳室的墙上有两盏长明灯,老赵握住轻轻扭了一下发现不动,这代表灯没有连着机关,也不是密室开关。

    老赵捻起灯芯顺手点着,这灯想是在墓门关闭不久就熄灭了,里面的灯油还剩下多半,灯芯却已经烧成了渣渣。从右耳室出来,又绕到后方的耳室。后方耳室里摆放着兵器,还有一些盔甲,行军帐篷,盾牌等等,可见墓主生时过的是马背上的生涯。耳室中间靠墙摆着一张桌子,桌子边各自立着一个陶佣,瞋目仗剑,栩栩如生。桌上用檀木架拖着一口宝剑,这应该是墓主生前所用的佩剑了。老赵想去拔出来看看,但是一想谨慎为妙就放弃了想法。

    同样点燃两盏长明灯,两个人又从后耳室转进了左耳室。左耳室里摆放着两口木箱,箱口没有关闭,里面装满了金银珠宝,以及金银器皿。老赵拿起一个金瓶,倒过来看了一下瓶底,瓶底上有大明永乐年的款。除了箱子以外,耳室中还摆着数十个陶佣,都是丫鬟和家奴的装束。陶佣有大有小,大的如真人,小的则只有二三十公分。老赵绕过这些陶人,去点燃后面墙壁上的长明灯,灯光所照之处,除了这些陶俑,再无他物。

    显然这些东西并不是老赵他们所要的,两个人再次回到了主墓室。现在唯一没有查看的,就是棺材的内部了。其实最重要的陪葬品,往往跟随墓主人一起放在棺木当中。尤其像玉这种东西,高级玉石都作为达官贵人的玩物,生前随身佩戴,死后也就随着尸体一起进了棺材。古代人相信玉对尸体有防腐的作用,能够将尸体长久保存不坏。河北满城出土的刘胜金缕玉衣就是一个例子。

    其实玉衣并不只是金缕,还有银缕和铜缕玉衣,是为王爷和重臣的丧服。不过这些玉衣并没有起到保护尸体的作用,倒是引来了大批的盗墓贼。所以在汉朝以后,玉衣就很少使用了,后来逐渐绝迹。还有人死后口含玉珠,也是相信其能对尸体起到防腐作用。以及用玉制成各种形状,用来堵住尸体的孔窍,是为了防止“气”从这些地方流失。

    老赵和师父重新回到棺床前面,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张老头从包里取出三柱香点着,举着香毕恭毕敬的对着棺床三鞠躬,然后把香插进棺床前的砖缝里。盗墓贼虽然是盗取墓内珍宝,但绝不会对墓主不敬,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或出于报复,会尽量避免破坏墓主的尸体。

    插好香后,两个人为了交流方便,把防毒面罩半扣在头上,这样也能获得更好的视野。两人一前一后踏上了棺床。走进才看出这是一口上好的金丝楠木棺,虽然历经几百年,但没有丝毫的迹象。两个人围着木棺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的机关和拼接痕迹,整个棺材就像是一块完整的楠木自然生成。老赵扣起手敲了敲棺木,没有听到回声,可见棺木之厚。楠木质地坚硬,想从外面打透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撬开棺盖。老赵一个翻身上了棺顶,伸手接过张老头递过来的撬杠。猫着腰在棺盖上小心的往前走。棺盖是机关众多的地带,一不留神踩上个翻板就有可能归西,所以老赵在上面走的格外小心。在确认棺盖正常后,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移走棺盖。金丝楠木的密度非常大,想凭两个人的力量移动是痴心妄想。

    其实盗墓者都会遇到这种问题,盗墓不是好几十人一起喊着号子干活,即使有好几十人,在地下墓穴内也施展不开。所以盗墓贼都有一套移山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