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南朝枭雄传 > 第七章 矿藏

第七章 矿藏

    “不错不错,天祐五铢,这字体如筋似骨,竖笔如柱,看上去又丰满圆润,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韩端拿着一枚五铢钱翻来覆去地观赏,对钱币上的四个玉箸篆文赞不绝口。

    牛信笑着回道:“这是顾侍中的墨宝。”

    顾野王工诗文,善书画,在前梁时便为太学博士,二十五岁便奉命编撰成三十卷,如今身为侍中,也还兼着太学司业,称得上是一代鸿儒。

    他能写出这么端庄匀称的玉箸篆来,也是不足为奇。

    “这些样钱我收藏了。”韩端将样钱全部收入囊中,吩咐牛信回去之后立即择地建造铸币工场,开始铸币。

    牛信点了点头,又有些迟疑地开口问道:“陛下,如今秦淮河上,水流稍微湍急之处,都立满了各家私造的水车,新的铸币场要建在何处?”

    “滥设水车一事,我已经让李立去查办,凡未经都水监和太府监允许私自设立的,一律拆除。”

    南朝水网密布,水道纵横,拦河筑坝、私设水车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就连运河两岸也不能幸免,如此做法,既造成水灾隐患,又极大地危害行船安全。

    所以李立就任太府卿之后,韩端便让他趁冬季水枯之时清理河道、整治乱象,秦淮河两岸私设的水车,自然也在整治的范围之内。

    “但铸币工场开设之处,一要水力强劲,二要地方隐秘,便于安全保卫,秦淮河并不适合。”韩端略作沉吟,便想到了合适之处:

    “玄武湖下连接大江的紫川河水流湍急,且又无船只通行,可将铸币工场修建在此处。”

    “臣回头就和都水监联系,尽快将铸币工场修建起来,开工铸币。”顿了一顿,牛信索性将自已的担忧说了出来:

    “陛下,按预算的铸币数量,目前江都所出铜料完全供应不上,库存金银更是远远不足,若没有新的原料来源,恐怕铸币工场也维持不了多久,此事还需陛下尽早决断。”

    韩端闻言,却是蹙起了眉头。

    中国历朝历代都缺铜,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铜矿资源匮乏,二是生产技术水平低下,铜的生产成本太高。

    因为缺铜,铜价高昂,导致铸钱不仅无利可图,一不小心还要亏本,所以朝廷不愿铸造铜钱,市面上铜钱大大不足,从而造成“钱荒”。

    钱荒的后果,便是造成物价下跌,给生产者带来直接的损失,使商业萧条,经济萎缩。

    要避免钱荒,就必须解决铜料来源,另外还得再铸一部分金银币来代替铜钱流通。

    韩端也不是没有想过发行纸钞,但目前看来,短时间内这个办法都不现实。

    没有准备金,刚建的国家也没有信用度可言,而且防伪技术也达不到要求,贸然发行纸币,只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寺院收缴上来的佛像,可以先熔来铸币。”思索良久之后,韩端才开口说道。

    收缴的铜铸佛像并不多,只能解一解燃眉之急,最终还得从铜矿和技术上来想办法。

    目前规模稍大的铜矿,除了已经在开采的江都铜山和山阴耶溪铜矿外,还有建康西南铜井一带的铜矿,丹阳铜矿和武昌铜矿。

    但这些铜矿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开采时间日久,容易开采的部分都已经开采完,继续竖井开采,成本高、产量低,得不偿失。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找到新的储量丰富的铜矿。

    时下的采矿方法,是用铁锤、铁钎一下下敲击,即使用木柴烧爆之法,一人一天也只能采得二十多斤矿石,熔炼之后得铜还不到一斤。

    韩端能想到的提高生产效率的办法,只有用黑火药来爆破采矿,这个法子虽然有安全隐患,但却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牺牲,这是一条必由之路。

    至于新的铜矿,韩端绞尽脑汁,才想起前世看过的一篇文章,其中讲述了宋代铜产量大幅提高的原因,一是采用了“灰吹法”和“胆铜法”炼铜,二是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韶州铜矿。

    用“灰吹法”炼金银的技术,早在东晋葛洪的中就有提及,但用于炼铜却是在宋代。

    至于胆铜生产,是把铁放入“胆矾水”中转换出铜,这种方法早在西汉中就有记载,唐代已有人用此法小规模制造赤铜,到北宋时,胆矾法已经是大规模生产铜的重要方法之一,最高年产量曾达一百八十多万斤。

    而韶州铜矿的开采,更是使得宋代的铜产量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极大幅度的提高。

    韩端蹙眉深思,这时,却听太学祭酒周弘正突然出列奏道:

    “陛下,南朝产铜之地,无外乎江都、六合、建康、句容、溧水、溧阳、吴县七地,特别是句容县北铜冶山历代采铸,至今储量仍丰。”

    “吴县西十里的铜山也曾采矿铸钱,如今仍有人私下开采,若将七地铜矿尽数利用起来,应能稍补铜料之不足。”

    这些产铜地韩端都知道,只是容易开采的部分都已经被开采得差不多了,若要继续开采,仍然要面对开采不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若真是赚钱的买卖,陈国怎么会这么多年来都没有去开采?

    韩端略作沉吟,说道:“周公所言诸地铜矿,采炼不易,只能作为权宜之计暂时采用。”

    “朕听闻广州始兴郡有铜山,掘地三尺便可见铜,牛侍郎若能将这个铜矿找出来,那铸币的铜料应当就不会缺了。”

    牛信立即道:“那臣明日就安排人去广州寻找。”

    “陛下,老臣知道始兴有银矿,但铜矿似乎没有听说过。”

    周弘正见韩端有些疑惑,又解释道:

    “老臣在前梁时曾任左民尚书,知道岭南诸郡每岁向朝廷常贡金银,而诸郡所贡皆当土所出,所以始兴有银矿是肯定的,铜矿或许也有,但老臣却未曾听人说起过。”

    始兴即后世的广东韶关,隋朝时才改名为韶州,到了宋代韶州才发现大型铜矿,现在肯定还没人知道。

    韩端也不与他争执,只是让牛信赶紧派人去查访,末了,他才转头对周弘正道:

    “单铸铜钱尚不足流通之用,周公可知南方诸州,都有哪些地方出产金银?”

    周弘正一抹白须,呵呵笑道:“陛下这是问对人了。”

    “中大通年间,向朝廷贡金之地除巴蜀诸郡,以及江州的豫章郡、临川郡以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