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逆宋 > 一六一 收归小诸侯

一六一 收归小诸侯

旨之后当即拔营,穿越钱塘到达静海。

    静海节度使杨廷羡打开瓯州城大门,亲自出城迎接。

    “静海节镇杨廷羡参见齐王。”

    慕容延钊急忙将他扶起:“杨使相无须行此大礼,可折煞本王了。”

    杨廷羡也算一方小诸侯,臣服吴越后钱俶为笼络他,封了个有名无实的侍中,双方多年一直相安无事。

    “应当的,”杨廷羡说到:“末将先前臣事于吴越,今吴越既归顺中原,末将自当臣事于中原。”

    慕容延钊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杨使相深明大义,本王定当奏明皇上,表杨使相之忠臣。”

    杨廷羡回身看着身后一溜捧着托盘的人:“末将知齐王即将来到,已封存瓯州府库,此为瓯州版图和籍册,请齐王受纳。”

    “好,好,”慕容延钊说到:“瓯州终归中原,杨使相深明大义,免使瓯州百姓遭遇战火,百姓必世世代代感念杨使相恩德。”

    “齐王谬赞,”杨廷羡执礼甚恭:“瓯州百姓素知皇上仁德,如今天恩终于降临,百姓必当额手称庆。”

    俩人相互吹捧了一会,杨廷羡执礼到:“请齐王检阅静海军后入城。”

    所谓的检阅静海军,意思就是让慕容延钊看看,瓯州投降是实打实的。

    封存府库,交出版图,又亲眼看到瓯州军全部放下武器,慕容延钊终于相信杨廷羡是真的投降,放心的进入瓯州城。

    城内百姓夹道欢迎,慕容延钊志得意满,虽只有一半铁骑军,但如今又立新功,妥妥的中原军事第一人。

    杨廷羡早在宫中备好酒宴,宴席上,慕容延钊与静海军官员一一见过,人人都舒心于归顺中原,慕容延钊彻底放下心来。

    在瓯州勾留几日,将受降的事情办妥,慕容延钊便留下副将王彦进镇守瓯州,自己带着大军准备继续南下。

    不得不吐槽一下大周的人取名字,‘彦’字出现的几率太高,就像张含韵张韶涵张涵予张予曦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一样。

    杨廷羡听到消息,急忙赶过来留人:“末将正暗自欢喜,能日日聆听齐王教诲呢。目下瓯州城方安定下来,齐王便要走吗?”

    慕容延钊说到:“本王亦深感与使相相见恨晚,只是皇命在身,还须去往闽越收归彰武军。他日天下太平,本王定当与使相一醉方休。”

    “既是收归闽越,此事倒也好办。”杨廷羡说到:“彰武节镇李继贤与末将素来交好,既是齐王不远千里前来收归,末将当致书一封,命其亲到瓯州向齐王献出版图,如此也省了王师跋涉之苦。”

    杨廷羡和李继贤是相邻的割据小诸侯,寻常有来往倒也正常。如果真的去往闽越收归,到时候仍须回转瓯州方能从饶州攻入南唐。

    “既如此,那便有劳杨使相了。”慕容延钊拱手到。

    杨廷羡说到:“李继贤早有归顺之意,只因与中原隔着吴越,消息不通才未能成行。如今齐王亲至受纳,末将书函一到,管保李继贤定会马不停蹄前来归降。”

    慕容延钊想了想:“那本王便委派王彦进统领随使相致书前去接收闽越,如此本王亦可安心在瓯州与使相饮宴了。”

    “齐王英明,末将这便去起草书函。”

    慕容延钊分了一半兵马给王彦进,若李继贤识时务肯降,自然是万事皆休,如若不然,便强攻下闽越。

    没有让慕容延钊多等,李继贤收到书函便将闽越移交给王彦进。彰武军就地解散,只带了少部分亲兵护送他去往瓯州见慕容延钊。

    李继贤也许是吹多了海风,不似杨廷羡这般白净,不过慕容延钊也并非以貌取人之人,年轻时游历四方养成的江湖气,让他显得更平易近人。

    俩人见面,自然又有一番商业性的互吹,既是俩人都投降,降将自然是不能留在本地的,慕容延钊便催促他俩去往汴梁接受安置。

    “既是皇上有旨,末将等明日便出发去往汴梁,”杨廷羡说话依然让人很舒服:“只是齐王尚须留在此地准备出兵饶州,下次相见还须等待齐王凯旋,如此,末将等便在汴梁等着齐王了。”

    李继贤却有些不悦:“杨使相,末将一向仰慕齐王风采,今日得见,惊为天人。既是明日去往汴梁,今晚你怎么也要安排我陪齐王喝上一顿。”

    俩人如此上道,慕容延钊自然也不差:“也好,今日便在宫中设宴,本王与二位使相一醉方休。”

    “齐王请。”

    “二位使相请。”

    慕容延钊转身头前带路,李继贤拉着杨廷羡放慢了些脚步,与慕容延钊拉开距离后,李继贤小声到:“说好了,杀了慕容延钊打败周师,鄞州以北归你,海州以南归我,以天台山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