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逆宋 > 一四八 做船

一四八 做船

无须官家催促,每个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为官一任,最好的办法便是不打扰百姓,任其发展,不出数年,百姓自可富裕起来。”

    柴宗训想了想,好像还真是这样,相比起来,炎夏人中好吃懒做的比例比其他人要少得多。特别是王朝初建时,最好的办法便是不打扰百姓,任其自由发展,汉初至景帝之时的黄老治国就是这样。

    当然,以此为借口懒政是不对的,这时候柴宗训也不和他计较:“朕不与你论牧民之术,只问你需要多少时间,造作局可打造出一艘不沉的铁船?”

    何辉说到:“皇上,臣想过了,可先论证铁在水中不沉,如此打造一个大些的铁盆便可。只要朝中众同僚亲眼目睹铁不沉于水中,必不会再反对以铁治船,届时臣再命造作局日夜赶工,做出一艘不沉的铁船来。”

    这个方法倒可以,柴宗训点点头又问到:“你是如何想到以瓷瓶类比铁船的?”

    “回皇上,”何辉说到:“臣素日对造作、术数之学颇有研究,皇上当日提出以铁做船之后,臣如醍醐灌顶,回家便已试过,只是还未成功。”

    所以说人最怕就是吃多了没事干,像何辉不动脑筋就有高官厚禄,一天闲着总得琢磨点事情吧。

    柴宗训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你且先回去试验,需要什么尽管跟朕说,朕无有不准。”

    “皇上,”何辉说到:“造作局什么都不缺,只是臣还有个疑问,铁比木头要重得多,虽铁做战船必木头要耐用,但速度上却大有不如,如果被围攻,恐很难逃出。”

    柴宗训故作思虑的样子:“这些天朕也在考虑动力问题,你且先将不沉的铁船造出再说吧。且未成功之前暂不要声张,以免朝中众臣聒噪。”

    有了皇上的首肯,何辉回去便开干,先是以铁片拼接,但防漏做得不好,很快渗水沉了下去。

    接着便又用沙模制作整体,却还是因为太重而沉了下去。

    接连几次失败,何辉有些气馁,柴宗训不断鼓励让他设法做得再大些,再薄些,无须顾及成本,只要能让铁船浮在水面便可。

    几次的失败让何辉有了些经验,在此以沙模将铁皮造得更薄,因冶炼技术限制无法做得更大,柴宗训建议他设法以沙模做成三段式拼接。

    不过半月时间,何辉便被熔铁炉烤得脸色蜡黄,人也整个瘦了一圈。

    为了防漏,他借鉴了做木船的经验,打麻、桐油、石灰粉用足。

    有了皇上分段拼接主意,何辉这次打造了一个长达数丈,宽一丈的铁船。因为没有叉车吊车,所有的拼接全靠人力抬动。

    铁船制作完成,先放水浸泡几日,船底滴水不漏,目下最紧要的,便是放在河中会不会沉。

    造作局的工匠牵牛拖马,将铁船运送至河边,在紧张的气氛中,铁船被推入河中。

    所有人瞪大眼睛,只见铁船入水后晃晃悠悠转圈,接着便稳稳的停在水面上。

    何辉兴奋的将此事上奏给柴宗训,本在召开朝会的他随即起身大呼:“宋王,魏枢相,尔等不是说铁入水便沉么?今日朕便带你们去开开眼界。”

    一干朝廷重臣随着柴宗训来到河边,此时造作局的工匠已兴奋的站在铁船内。

    “看吧,”柴宗训挥舞着手掌:“朕早说过,以铁可以做船。”接着他又吩咐到:“来啊,寻一艘与此同等大小的木船,让两船相撞试试。”

    造作局当即拉来一艘木船,两边水手一起划着让船对撞,木船瞬间被撞出一个大窟窿,水手全都落入水中。

    “如何?”柴宗训兴奋的问到。要让这些天圆地方的人相信铁能做船,可是费了一顿功夫。

    赵匡胤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回皇上,这铁船虽比木船结实,但臣方才发觉,铁船需要更多的桨,且划动速度更慢,若是运用在战场上,恐怕很容易被围攻。”

    柴宗训说到:“只要尔等相信铁能做船,这铁船的动力,朕自会想办法。”

    魏仁浦摇摇头:“以木做船更轻便,更节省人力,况岭南大山里有数不清的木头,但这铁石,却是很有限的。”

    铁矿石有限怕什么,只要能将轮船做出来,这满世界的矿石还不都是我炎夏的。

    当然,此时和魏仁浦说这些没有意义,柴宗训只淡淡到:“魏枢相且放心,朕一定会设法让铁船的成本比木船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