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国之黄巾少帅 > 第249章 书院改革

第249章 书院改革

可能性。

    不过也有人表示,既然教主制定出这样的规矩,那到时候自然也会有避免政治斗争的手段。

    退一万步说,政治斗争一直都存在,大家政见不同,文人本身又自负,认为自己的手段,能让国家更进一步,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只能通过争斗来分出胜负。

    只要不让他们的斗争,危害到朝政和国家的利益,其实有斗争还是好事。

    毕竟真理这东西,本来就是在辩论和实践中得出的。

    “教主的布局永远都是那么长远。”张贲砸吧砸吧嘴,大概能想到,这是张钰为以后登基称帝做准备。

    也是,没有哪个皇帝,会希望为臣子背锅,更不希望臣子都来自一个阶级。

    “所以他的教主……”赵氏笑道,“不过若有一天,他登基称帝,夫君大概率会封王。”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张曼成是张角的义子,张贲就是张钰的侄儿,哪怕他年龄更大。

    义理上的侄儿也是侄儿,不少夫人都在说,到时候张贲可能会封王。

    “以后不要参与这个话题!”张贲却是冷下脸来,“这是要捧杀我啊!”

    若自己真的开始憧憬,并且满怀期待,到时候若自己没有被封王,那么会是什么心情?

    现在自己什么都不是,还能保住初心。真的到了那一天,自己是否还能坚守?

    所以从长期来说,这就是埋下一颗钉子,终究在一天会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奴家的意思是,有心也罢,无意也罢,只能说现在的确有这个的舆论。夫君若是不想教主误会的话,应该有所准备和应对才是。”赵氏提醒道。

    作为张贲的军师和妻子,他最信任的智囊,张贲都知道的事情,她会不知道?

    相反,她比张贲淡定得多。这封王要不要,其实并不重要。

    张贲只要遵循本分,那么一他的身份,张钰必然不会亏待他。

    主要也打算看看,他如今当了那么久‘黄巾少帅’,到底飘了没有。

    若是已经开始有了不好的想法,自己也好开导。

    “的确,叔父会不会有想法我不清楚,但是我既然知道这件事情,那就要有所行动。”张贲闻言一愣,随即郑重点了点头,“下个休沐日,我去太平镇一趟。”

    “我们还是继续聊聊书院的事情吧……”赵氏笑了,“教主为了帮助一些贫困家庭也能好好读书,规定蒙学开始就能勤工俭学,同时考核通过,将获得童生的身份。有了这个身份,那么中学学费和书费减免,甚至可以由官府提供无息贷款,帮助学子读完中学,甚至是大学……”

    “蒙学叫童生,那中学和大学叫什么?”张贲有些好奇。

    “中学毕业,考核通过叫做秀才,就是大汉朝廷那个茂才。”赵氏解释,“大学毕业考试合格叫做举人……通过科举,榜上有名者,称谓‘进士’。”

    “搞得这花里胡哨的……”张贲调侃道,不太清楚这些称号有什么用。

    “读书人好名,更别说每个称号都有不同的待遇……”赵氏少不得又是一番解释,“而且教主也是通过这个方法,向天下宣布,察举制度要被淘汰了。以后要出仕,只能凭真才实学。”

    张贲一愣,就一个称呼,居然还有那么深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