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国之黄巾少帅 > 第218章 张贲的担心

第218章 张贲的担心

,别的不说,青州直接打下来问题不大。

    明明可以直接割据青州,为什么却总要蛰伏。

    或者说,张钰到底在等什么?总不能,等着等着黄天降世,然后直接天下大吉吧?

    张钰处理完这边的事情之后,就去了一趟府衙,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张贲和戏志才。

    “射策?”张贲一头雾水,而戏志才则是似笑非笑,不,他心里应该很嘚瑟。

    已经成为郡丞的他,已经不需要再进行射策。

    少不得,还是低声把射策的情况告诉张贲,后者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的确有必要。书院的学生原来越多,良莠不齐的情况开始出现……”张贲看向张钰,其实造成这个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张钰减少了授课时间。

    否则就算是最差劲的学生,成绩都不会太糟糕。在教学方面,张钰的确是太厉害了!

    “考试是必须考试,以后是否能为官,不能只看背景。书院扩张了,或者平原书院开设了,大部分的人才肯定要从两个书院里面选,可不能因为对方是书院的学生,还是太平教信徒,就什么人都往官府里面招。以前是人手不足没办法,以后肯定会溢出,择优录取非常重要!”张钰提醒道。

    “可没有选上的那些学生,当如何?”张贲有些担心,万一去了朝廷那边,岂非资敌?

    “我们负责培养人才,人才自己不愿意为我们所用,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到时候,他们就期待我们能被朝廷剿灭,否则只要我们一天掌权,以后清算起来,华夏他们都待不下去!”张钰对于忘恩负义之人,可没有那么友善。

    问题是他知道,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学术人品都不太好的人,难免会走歪路。

    这部分人不怕,他最怕的就是那些成绩不错的。

    学而优则仕,未必就是出仕在自己这边。

    有时候人太聪明也不好,太聪明就会自作聪明,否则华夏这文化圈,怎么到最后推崇中庸了。

    就做人而言,中庸的确是一种最好的心态,尤其是现代阶级固化的时期。

    “送去胡人那里,不便宜了胡人?”戏志才不明白。

    “为什么非要是胡人,出海看看那所谓的蓬莱瀛洲是否存在不是很好吗?”张钰反问。

    “哦,那也可以……”戏志才不置与否,这玩意,和送死也没什么差别。转念一想不部队,张钰的意思也没说让他们去送死,“不会真有蓬莱和瀛洲吧?”

    “方丈都有信不信?”张钰反问。真把济州岛、琉球岛和倭岛算进去,差不多凑三仙山。

    主要是考虑华夏文明最早是在中原和河北活跃,这意味着探索也针对那边。

    否则的话,估计还要把夷州给算进去,凑成第四仙山。

    至于那上面有没有仙人,看那些人的造化了。

    说不得人家真有,只是专门设置了一个法阵,把闲杂人士排除在外呢?

    原理张钰都想到了,就是设置一个错乱的磁场,让人靠近之后,方向感失灵,进而绕着这个磁场走,怎么都走不进去,却完全没感觉自己走错了路。

    没什么好奇怪的,百慕大三角洲就这样一个地方……

    “那……什么时候我们能去见识见识?”张贲和戏志才顿时好奇起来,不远处的董昭,甚至是孙乾,也是竖起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