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冰岛崛起 > 第031章 维京雷当

第031章 维京雷当

在建立满八旗后还相继成立蒙汉八旗,对各民族既分而治之,又以自己家族为满蒙汉的八旗旗主,加强对手下的领导,最后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几个因素倾斜,机缘巧合中人家老爱家入关坐了江山。

    不谈“大清”的优劣,奥拉夫现在只想让赫鲁特家族去复制模仿老野猪皮发明的“八旗制度”。

    经过一冬天加一春天的研究,奥拉夫自觉八旗变种的制度已经成熟,所以回到文兰就开始给老父亲哈达尔洗脑,劝说他同意以维京祖制的名义对文兰的殖民团队进行改革。

    满洲八旗有固山、牛录等层层建制,文兰赫鲁特城有帕斯特、曼爵奋、阿塘等层层建制,而且都是对部下所有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管理,区别也不少,但是基本形式很相似了。

    满洲八旗制度在本族人层层的管理下还有俘虏的外部落人、外族人等为披甲人、包衣阿哈奴才等“世袭罔替”的奴隶,这些奴隶都是一层层领导的奴才、私有财产,这个很女真,奥拉夫知道在文兰没法照搬。

    现在文兰所谓的白奴其实是契约奴隶,他们只能算是被严重剥削的包身工,在契约完成后人家就恢复人身自由了。

    在取消了农奴制度几百年的北欧和西欧地区,各国人受到宗教文化和文化思想启蒙的冲击,对于重新变成人的奴隶是抵触的。

    哈达尔如果把手下人变成层层剥削压榨的奴隶,而且“世袭罔替”,子子孙孙都是奴隶,那他的首领也绝对包不住,帕斯特区长一天也当不下去。

    所以奥拉夫经过深思熟虑后对这种形式进行了改变,虽然帕斯特领导曼爵奋,曼爵奋领导阿塘,阿塘领导生产队,但是这种领导不是主人领导奴隶,而是类似于总督领导子民,算是采取了殖民的某种形式,这样能够在让人接受的范畴内给各级领导寻求最大的权利,同时保证制度的稳固性。

    奥拉夫在此基础上也吸收满洲八旗的优点和文兰本地的特点,准备为文兰独有的维京祖制改革后的团队提供一个最底层的可压榨奴隶团体,那就是因纽特人和数量更多的印第安人。

    奥拉夫为改组以后的团队命名为“维京雷当”,从帕斯特到生产队为整个赫鲁特城和大团队辛勤工作输送血液,团队攻伐俘虏了野人后就分配给团队内每一个有功劳的家庭野人奴隶。

    维京指来自峡湾的人,也就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不过在冰岛语里维京还有“勇于在海上探险”的意思,所以奥拉夫决定以维京作为统一文兰地区人种的民族地区名词。

    雷当是冰岛语的远征,最早是维京人的王领导区域发动远征,组织人员船只的活动的名次,类似于天朝的“北伐”、“解放”、“东征”等名词,后来也泛指维京人的生活区域,交税的团体人民等。

    维京雷当是奥拉夫组合的名词,意思大致可以理解为“维京人远征军团”,这个建制就是奥拉夫向八旗制度学习后,再以拿来主义改头换面,与本地文化融合后的产物。

    在奥拉夫的预想中,维京雷当发展壮大以后,就会是一个以冰岛人、白奴等层层管理的团队为核心,统领管理大量野人奴隶的国度,这点就会和目前已经成立的后金满洲接近了。

    奥拉夫有时候就想,后金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几万人,后来融合朝鲜、蒙古等东北地区各族人口后变为满洲时也不足十万人,但是就是这几万人愣是入关统一了中华大地,做了两个多世纪中国的主人。

    冰岛也有几万维京人的直系后代,自己以后是不是也能成立一个维京民族把冰岛人、爱尔兰、苏格兰等白人甚至因纽特人、部分印第安人都拉拢为维京民族,然后以维京团制为核心领导扫荡北美,统一北美洲建立新美洲国,接着在欧罗巴洲以冰岛为桥头堡入侵爱尔兰、大不列颠两岛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成为一个行为上登陆欧洲,文化上“入关”欧洲的维京强盗,去统治那一片富庶、美丽的广袤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