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明末之新帝国 > 第851章大举调动

第851章大举调动

生的血肉,大多数都往这里填了,但是却填不了这个窟窿,令大明的国力前所未有的衰退。

    当年一代名帅孙承宗他一手造就了宁锦防线,确实是挡住了敌人从辽西方向向京城发起进攻,让想从这里进入大明的敌人,被撞的头破血流,但是其所花的钱,也都非常的多,多到了大明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当然这么多钱往这地方填,也是因为上上下下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贪污体系,所谓的辽响,已经成为了一个固有的流程,大家钱到手了,就知道应该怎么分润。

    宁锦方向对于朝廷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其重要性是不用说的,只要在朝廷有选择,都不会将其放弃。

    问题是现在的朝廷,他是没有的选择了,因为朝廷也都养不起宁锦防线了,并没有能力往这里投送大批的粮食,大批的军饷了,要么是任其自生自灭,要么就是将其撤回关内,皇帝干脆就下令,将其撤回算了。

    当然令皇帝能够下定这样决心的,也是因为聂大英的回来,报告了他们的消息。

    这就是关外的建奴,日子也都不好过,在辽南的华夏军,可是让建奴陷入左右受敌的地步,华夏军部署在辽南的军队,虎视眈眈,将建奴军队盯得死死的,有这支军队在,建奴就有心南侵,也不敢全力以赴的南下。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朝廷放弃了宁锦方向,建奴也都不敢全力以赴南下,首先要对付的,还是辽南的华夏军。

    既然是如此,朝廷就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多钱,部署这些军队在这里了。

    干脆朝廷把军队撤回来,把场地让给了华夏军和建奴,让他们在关外斗一个生死,这叫做坐山观虎斗,当双方斗的筋疲力尽的时候,大明也都该打赢了山东之战了,再次回归这里。

    这是崇祯皇帝打的如意算盘,也是朝廷他们所打的如意算盘,尽管朝中议论纷纷,但是他们依旧还是这么干的了,这样干的好处,就是让他们抽出的数十万的军队,迅速的回防,至少是解决大明眼前一系列危机的暂时方法。

    大明现在最大的危机,自然是刘贼,也是建奴,他们现在用这种方法,暂时解决了两个问题,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但是又发生了谁也都料想不到的变故。

    在朝廷的设想之中,抽调出来的关林铁骑,将会抽出数万人马,作为南下驰援山东的主力。

    这一支部队,也就是著名的关宁铁骑,他们以前也都多次参加了国内镇压流寇之乱,比如说洪承畴手下的大将祖宽,就是辽西将门主官祖大寿的家奴,但战功而至总兵。

    现在他们终于要把关宁铁骑这一只猛兽放出来,全部放出来,用于对付关内的敌人了。

    但是他们想的未免有点过于理所当然了,这就是祖大寿和吴襄等人,他们世代在这里当官,在当地的关系枝盘错节。

    本来他们的势力就已经强大,当年的孙承宗组建宁锦防线,可是大力的提拔了这些人,就让辽西将门开始形成了。

    辽西将门首领祖大寿,其在孙承祖担任督师期间成形,于袁崇焕期间成为了尾大不掉之势。

    他们拥有了巨大的实力,就盘踞在这里,养寇自重,可以向朝廷要挟,要什么就有什么,都据传他们跟建奴相互勾结,双方相约,狭路相逢,见面也都不是厮杀,而是向天上放箭。

    总而言之,关宁铁骑就是盘踞在辽西这里一带的地头蛇,他们是这一片地方的利益代表,他们只要在这里养寇自重,就可以向朝廷索要辽响,基本上是要什么有什么,虽然朝廷中的其他官员也加入这行列,一起分享巨大的辽响,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凭着这样的优势,分了一大份。

    现在朝廷倒好,一方面既要他们卖命,一方面又让他们离开辽西这风水宝地,而卖命的钱却不给他们,这就令祖大寿还有吴襄等人,惊恐不已,担忧不已。

    祖大寿愤然道:“土地爷也就是在土地庙里面称王称霸,这离开了土地庙去城隍庙,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吴襄也都十分的不安,他说道:“现在的朝廷,已经开始不讲武德,要我等卖命,居然连开拔费和军饷都不给,咱们关内这么一撤,把祖先留下来的土地都给扔给了建奴,还成为了没有根的浮萍,四处为朝廷去卖命,最终客死他乡,尸骨不得回,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