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 第七十五章 部队筹划

第七十五章 部队筹划

质和战术安排到位,整个满编加强团打垮一个旅团都不在话下。

    要是在南天门上那一晚有这些装备,何苦打得那么惨呢。他甚至敢带着这样一个营直接去追杀竹内那个老鬼子。

    “团座,我有个疑问不是当讲不当讲。”孟烦了摸着下巴说道。

    “那就不要讲。”

    “呃……那我还是讲吧”

    “咱们现在好赖有一个团的士兵,但…不是小太爷我嘴臭,咱这帮老兄弟里面,能当军官的还真没几个,像阿译那种纸上谈兵的半吊子货色都算好苗子了。”

    廖铭禹面色沉重的颔首道:“嗯,烦啦说的不无道理。现在整个川军团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基层军官的任命。”

    廖铭禹知道,孟烦了指的是从英国机场一直到南天门那段,因为部队缺乏磨合,官兵之间没有默契,很多时候临时任命的几个连长排长连自己都管不好,甚至出现了不少兵不听将令的事件。

    若不是廖铭禹的威信在那,还有龙文章和一两百个老兵作为中流砥柱强行支撑,整个部队可能到了南天门就得垮掉,更谈不上和小鬼子打仗了。

    “其实也没那么难,咱们先确定几个主要指战员。团级和营级干部。剩下的基层军官,完全可以边教边带的形式。慢慢磨砺他们。”

    龙文章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讲道。他倒是有不同的观点:

    “毕竟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慢慢来吧。咱们虽然有一个加强团的编制,可手里剩下的兄弟都编不满一个营。”

    廖铭禹也很无奈,任重而道远啊,南天门上的竹内联队不过是一块比较大的拦路石罢了。以后想要在缅甸战场混的开,哪是这么容易的。

    “诶,我觉得邢福全那小子还可以,虽然说他有点古板,做事情一板一眼的,他手下的兵特别守规矩。”

    “要麻呢,那家伙在川军团还是有些威信的,那帮四川佬都服他。”

    ……

    经过了三人的一番激烈商讨,最终确立:加强团团长:廖铭禹,副团长:龙文章。团参谋长孟烦了。团部参谋:林译。

    一营长:龙文章兼任。

    副营长:暂缺

    一营一连连长:李四福(要麻)

    二连长:邓宝(不辣)

    三连长:迷龙

    四连长:张先勇(大魁:最开始在机场和迷龙一起操作轻机枪那位)

    二营长:暂由孟烦了兼任。

    炮兵营营长:李连胜,副营长:时小毛(克虏伯)

    纪律监察连:邢福全。

    辎重连:康火镰(康丫)

    医疗卫生连:郝西川(兽医)

    因为现有人数有限,暂编两个营。孟烦了的那个二营还是个空壳……

    剩下的老兄弟们或多或少都当上了副连或排长。因为能力问题,前期先待在基层慢慢磨炼……

    邢福全不用说,本身就是军官,带兵也是有章法,而且性格比较严谨,作风也硬朗。胜任纪律监察连连长绰绰有余。

    要麻这个人别看他平时油滑,但在川军团的威信挺高的,拥有十几次战斗经验,敢打敢拼的个性。很多战士都敬佩他。有他和不辣这俩难兄难弟带好一个连应该问题不大。

    阿译是个很大的问题,他上过军官训练团,有一定指挥基础(虽然是瞎指挥)但如果他能戒掉战场上紧张和胆小的个性,也可以成为一名不错的中级军官。

    因为他也有追随勇气和信念的决心。廖铭禹比较看好他,把他放在身边亲自带着磨炼他。

    原剧中,他也成为了团长,后来被孟烦了劝降后掏枪自杀,最后活得最像龙文章的那个人反而是他。

    大魁,这个平时不爱说话但时时刻刻都能冲到关键位置的人,他与崔勇的性格有点类似,崔勇属于话不多的那种,他纯粹就是不会说话的类型。用手比用嘴更能表达他的个人情感。

    迷龙这家伙性格太毛躁,当个连长还行。但并不适合做中级军官,还需要加大磨炼他的个性才行。

    最开始丢给他带的机枪连,他就像个甩手掌柜一样管都不管,反而是大魁同着崔勇把那个连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也是为什么让大魁当连长的原因之一。

    克虏伯专业知识够硬,但他的性格缺陷更不可能作为一个军事主官的存在。反而是人精一样的李连胜更能任之。他俩胖瘦搭配,一个管人一个管炮正好合适。

    廖铭禹三人在一番商议下来,终于确认了川军团第一团的军官任命书。这个最开始的团,也是他们整个旅的基础,更是以后大部队的萌芽。

    当它以后成长起来,就会宛如一颗参天大树般,为廖铭禹支撑起一片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