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网游竞技小说 > 塔防战略 > 228 上太空(一)

228 上太空(一)

夹层里。

    一方面不方便维护,另一方面时间长了,伴随着老化,也会提升空间站整体故障风险。

    砖墙则是专门用于长期抵抗太空站内外压力差的材料。

    当厚度超过五毫米时,内压12个标准大气压以内、气温80度以下、湿度不超过70%,它的变形率趋近于零,但不是零。当变形量积累到一定程度,通过给内部泄压,并将砖墙温度控制在零下80度以下,只要没折断,都可以重置到其出厂形状。

    此外,它和古典意义上的砖墙一样,本身还是宇宙射线的防护层。

    但是!

    宇宙射线长期直接照射,会改变砖墙表层“记忆金属”的属性,不利于重置出厂状态,所以还是建议用它搭建好内壁后,尽快刷漆。

    与砖墙配合的资料,还有它的焊接工艺!

    只有两种材料,但以此为基础,就能从“造空间站单元发射上去”,发展到“去太空造空间站”,仅此一点,就不止是几十年的科技跨越。

    哪怕谨慎一些,也可以先只用防撞布,增加空间站舱段的有效容积与有效负载,但这方面也是前面几十年的努力方向,实际大概就几百升、百来公斤的变化,意义有限,不足以让空间站成为寄存文明种子的希望。

    科学院很快在未来科技园里召集了两个团队分别攻关两种材料,顺便拿飞机送了一群航天系统的工程师来……暂时旁观。

    其实旁观很有必要,很多材料特征看数据,不如看现场实验的效果,这个过程中,工程师们也可以对未来空间站开个前期讨论会,节省后面的环节。

    和之前的金属氢相关材料一样,两种空间站用的材料,也是土球能合成和生产的,虽然成本略高难度略大,但原本航天科技也是个烧钱的玩意,会大量使用按克计价的材料,所以表示无所谓,再说现在也不是计较成本的时候。

    不到三天,做出了能用来做真空测试的材料。

    测试效果再一次闪瞎一大群大佬的眼睛。

    五毫米厚度砖墙,单大气压实验不用说了,一天下来都没观察到变形量。

    对照组有一组承受20个大气压,结果十二个小时下来,变形量小于万分之五。

    储备高压气体小空间内全面泄露的150倍大气压对照组,六个小时内,变形量维持在千分之一以下,之后出现加速变形。

    这些对照组,代表着不止是常规使用,哪怕出现极其严重的压力故障,砖墙制造的壳体仍然能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相当的安全率。

    防撞布的实验,用电磁效应推出01克的颗粒,以一万米每秒的速度进行打击,只能击穿2毫米,增加到两万米每秒,也只打穿了3毫米,两个速度下,撞击点周围,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区域变形。其动能承受极限,其实并不比现有的体系强,但是它可以用涂料方式叠加啊!

    当然现在的实验规模还比较小,稍后等材料生产工艺整理好,还要进行全尺寸实验,结果或许会有些出入,但眼前的实验,已经能让人看到新时代真的很近很近。怪兽,也许真的是世界的考验和机遇。

    外面实验在做着,游戏里的学者还在跟章鱼套信息呢。

    章鱼前面说的,是要发展真空加工能力,提供造空间站的材料仅仅是前期准备。

    c国前年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不大,也能容纳十来个人生活和研究,一些小规模的加工研究现在就可以开始嘛。

    经过一些问答,发现章鱼所谓“发展真空加工能力”并不严谨。

    在章鱼眼里,空间站工业体系的重点是零重力环境下的加工,真空都在其次,与各种单一气体、液体、热辐射环境加工排在一起。

    对于零重力加工的认知,土球已经有了,不过显然完全没有达到这种零重力下多体系分类的程度。

    当然对现在的土球来说,发展真空加工并没有错,因为在太空里气体是珍贵资源,部分气体甚至只能从有大气环境的行星获取,而真空是最不值钱的,哪怕低轨道对极其稀少的气体粒子进行彻底抽空,耗电量也可以忽略不记,是章鱼所描述的加工体系中最入门级的。

    不过如果真的那么入门,土球大概早就有土豪投资太空工厂了吧,至少要把概念吹起来啊。

    c国科学院已经做好全体系攻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