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科幻灵异小说 > 诸天帝国开发指南 > 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外化身和意识转移

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外化身和意识转移

群星帝国处理完移民问题后,就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区给停了下来。

    经过十余年的验证工作,群星帝国工程部终于将流浪地球世界的改装工作从理论阶段发展到了实际施工阶段。

    之所以要花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将一颗地球般大小的行星改造成为太空堡垒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如果不计投入和所得,那么改造一颗行星,将其变成一颗可堪一用的堡垒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是一旦考虑到成本,以及将流浪地球改装后可以发挥的作用时,困难就产生了。

    强行驱动一颗行星战斗,听起来非常拉分,但是其中需要的动力,所耗费的能源,以及高速移动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注定了它只能从防御力和火力两方面进行改造加强,把行星改装成堡垒,牺牲这颗“太空堡垒”的移动能力。

    所以目前,针对流浪地球的改造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出发。首先加强流浪地球的防御能力,其次再搭载火力装备。

    这是一项漫长而浩大的工程,难度大到沈森目前没有指望它能发挥什么作用,就当是积累技术。

    毕竟流浪地球的作用大多了,现在它除了进行堡垒化改造外,另外还起到充当群星帝国太空实验基地,以及小行星采矿平台的作用。

    尤其是采矿平台的功能,使得群星帝国得到了大量珍贵的矿产资源,满足了群星高速发展的需要。

    借助行星发动机,可以对流浪地球进行角度调整和移动,非常方便接近各种小行星带,为此群星帝国建造了许多太空港口和太空电梯,生产了大量的运输船停靠在流浪地球,日夜不停的采集着来自流浪地球周围的的小行星资源。

    当沈森带着人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则是数以万计的曾经住在第九区的外星人大虾,正操作着机器,拿着工具,在一只只相差无几的特殊大虾指挥和带领下,开采着已经降落到地面上的小行星。

    现在,生活在第九区的大虾基本上都在这颗曾经人类生活过的星球上,他们之中有的是建筑队,有的是矿工,比起人类,强壮的身体,刻入基因的本能使得这些工作对他们而言似乎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看来身外化身技术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沈森看着眼前的一幕,认出来了那几名指挥着大虾干活的特殊个体,略有些兴奋的说道。

    身外化身,是继承自阿凡达化身的技术,自从沈森派人将格蕾丝教授和她的团队一行人从潘多拉星球带回来后,他就认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

    虽然它的生产价格目前有些昂贵,一具化身需要数十亿信用币。

    但是对沈森、对于群星而言,它可以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大,足以抵得上那些钞票。

    探索新的新世界,勘测危险的地区,甚至是沈森外出行动,有这样一具化身可以免除重大的风险隐患。

    操作人员使用全身远程神经接口来控制化身,而不需要自亲身己冒险行动。

    行动开始时他们会躺在封闭管理胶囊形状链接床内,胶囊包含神经收集和反馈回路,用于控制从化身中传输和接收感觉信息。

    链接舱还连续监视操作员的生命体征和化身操作参数。发生异常时,该链接将立即中断或转交给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

    为了启动链接,操作员会在建立链接时清除其思想并进入意识的过渡状态。

    一旦操作员与头像的连接质量稳定在99%以上,就将链接设置为活动状态,然后,操作员立即在化身内部“醒来”。

    链接时间因各个操作者商而异,一个新的操作员可能会在几分钟后感到疲倦并从化身上过早地断开连接,而经验丰富的驾驶员则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链接时间。

    在断开连接时,无论是通过紧急故障保护还是操作员有意识的命令,化身都会恢复到静态睡眠状态,而操作员意识在他或她自己的身体中被安全唤醒。

    阿凡达的操作受到操作人员睡眠,休息和饮食需求的限制。类似地,化身必须通过与睡眠/断开时间交替的活动周期以及通过消耗液体和食物来维持。

    当群星帝国得到这项技术后,他们没有浪费时间在纳威人化身上,而是想办法制造新的躯体。

    就比如现在,群星帝国的科研人员将这项技术改进后,除过纳威人的躯体,目前又多了一种选择,那就是大虾的躯体。

    人类驾驶员可以操作带有人类基因的大虾化身,以此来指挥已经受到沈森思想钢印和心灵广播影响的大虾群体进行有效的工作。

    这样一来,不仅让曾经混乱的第九区恢复了秩序,而且将吃了好几年闲饭的大虾利用了起来,成为了帝国一支技术精湛的工程部队。

    所以实验成功后,创造更多类型的身外化身已经被沈森当做一项科研任务交给了好几个科研团队。

    当然,身外化身的化身的作用可能不止于此,毕竟电影之中,让沈森最在意的就是最后主角的“灵魂”被艾娃从人类的躯体中完全移到了纳威人化身中。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真的有点像是仙侠小说里面的手段了。

    转移“灵魂”,移动“意识”,光是听上去就充满着不可思议,以及深深的禁忌。

    因为如果从生物的角度来说,我们大脑的主要结构就是由数百亿个神经元相互连接而组成,大部分神经元都拥有成千上万个树突并与其它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分枝相连接成突触结构而传递信号,大脑中形成了数百万亿条连接的极度复杂结构。

    假设科技发达到可以扫描出大脑中的所有连接,又能够无损的复制到另一具身体的大脑中,那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魔幻的场景。

    比如现在有一个植物人患者捐献出了自己包含大脑的身体,科学家们在对植物人进行彻底的修复而可用之后,将你的大脑扫描结果完整的复制到了他的大脑中,也就是两个大脑一模一样了。

    然后“植物人“现在站起来了,用惊异的目光牢牢的盯住了你。

    那么,现在哪一个人才是你呢还是两个你都同时存在

    由此判断,意识绝对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