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儒圣神皇 > 第六章 神器更易

第六章 神器更易

鱼得水的感觉,他有种感觉,似乎笔下的字有了生命,要活过来!

    玄妙,说不清,道不明,仿佛陷入了某种悟道,卢旭清楚,自己应该是陷入了对文气的领悟中,文气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养气!成气!

    养气就是孕养文气的阶段,这个时间段,文人已经开始领悟到了文气,但是不会运用,只有到了成气阶段,文人才能顺心所欲的掌握文气,凝字成型,爆发出杀伐手段,可与武者修士争锋,那时候也不会出现像现在养气阶段一本书写下来几斤重的情况,那个时候,文气已经内敛,隐藏在文字中,平时看起来与普通书本无疑,只有爆发的时候显现出非凡!

    卢旭眼神明亮,笔走龙蛇,字里行间仿佛有了灵性,有了生命,似乎要活过来,卢旭清楚,等到这些字整的活过来的时候,就是文气养成的时候!

    “哗啦哗啦”

    窗外,夜风呼啸,卷起树叶哗哗作响,不过门窗都被关紧,倒是没什么风漏进来,也是孕养体内文气,他的头脑异常清明,似乎灵魂都超脱了出来,有一种强大的意志在凝聚!

    这或许是先天五太之气的缘故!

    卢旭心里这样猜测,随着这段时间对神邸分身的研究,对当初在幽谷小院领悟文气时的情景有了些印象,先前的卢旭虽然读了十几年书,但是却没有孕养出文气,而他一觉醒过来就领悟了,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归根结底便是这先天五太之气的功劳。

    “先天五太之气演化世界,为万物之根本,虽已化为神体分身,不过残余的一丝道蕴在加上我十数年的苦读使我领悟文气倒是正常。”

    抄了一遍《诗经》后,卢旭放下手中毛笔,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策论坐在窗前轻声诵读。

    院试可不像县试那样,只考墨义和帖经。策问、诗赋,以及最重要的经义都会略有涉及。

    大易制,县里考童生,群里考秀才,州里考举人,却和卢旭原来世界的科举略有区别,但这也正常,一模一样才是奇怪。

    童生,不是功名,没有免赋权,只是承认你读书人的身份,因此由县令率县教喻考,但秀才就有功名了,按照大易制,是由学正、郡守、城隍庙派来的神邸三者形成正副考官进行监督,学政为主,郡守和神灵为辅,每届每郡不过取九十九名,可见其艰难。

    县试中,墨义和帖经比例很大。

    墨义,分为解意和注疏,类似于卢旭前世的翻译、解释题和简答题,帖经,就是默写题,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院试里墨义和帖经还有,但只有一卷纸,帖经才五道,墨义十二道,比例下降了许多,加了一卷诗词,一卷小策论,一卷经义,接着就是明算,明律,明算就是算学,明律就是最基本的法律条文,虽比例不大,但也显出考取对象不局限于四书五经。

    墨义贴经考的就是记忆力,卢旭的记忆本就不错,如今又领悟了文气,过目不忘,自是没什么问题,诗词他前世诗山如海,很多是这个世界没有的,明算有着前世的数学功底也是没问题,明律也是记忆的事,唯独这小策论和经义,需要真才实学,唯有用心苦读,提升自身才学。

    大易制,县试每年一次,院试就和乡试会试一般三年一次,卢旭去年考了一次没中,下次就是两年后了,这两年的时间卢旭打算就在府内苦读,钻研经学。

    待卢旭回到房间,夜已经深了。

    坐在床边,他沉吟了一下。

    “今晚大概就会有动作了。”

    心里想着,卢旭将刚脱下来的青衫放在屋内的桌上,然后倒头就睡,没过多久就有轻微的鼾声响起。

    夜晚,一片寂静。

    微风从窗外钻入房间,空气流动,将桌上的青衫微微吹动。

    突然!

    一道黑光毫无迹象的出现,穿墙而入。

    光芒散去,露出一个黑袍身影,却是一人,腰间佩刀,手提离钩,头戴高冠。

    这人一现身,就朝桌上看去。

    白芒闪烁,桌上的青衫微微飘动,身穿华服的身影长身而起,正是卢旭的神祇分身,他一抖双袖,飘然落下,作了一礼:“见过尊神。”

    “不必多礼,我乃沅陵城隍座下夜游巡是也,遵上令前来,不知阁下是何来历?来沅陵有何贵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