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之大建筑师 > 第361章 榜样

第361章 榜样

利瓦与瑞典艺术批评家哈拉尔德-塞曼一起创办了‘开放’展,重点推介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开放’展不仅是向青年艺术家开放,而且是向非欧洲文化开放。”

    “所以说,在今年的展会上,来自欧洲之外的艺术家肯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请他为皮尔-卡丹设计新旗舰店,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皮尔-卡丹终究是个商人,他邀请林楼来做设计可不仅仅是刚才表现出来的那些原因。

    他考虑了许多方面的问题,然后敢于冒险的精神再次发挥作用,觉得这对皮尔-卡丹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而且我刚才也说了,需要看到作品才会做出最终决定,如果他的作品不能让我满意,我自然不会让它进入威尼斯的展馆;不过看了他的那些作品,我总觉得他会给我们带来惊喜。”皮尔-卡丹隐隐有些期待。

    林楼原本打算第二天就回家的,结果遇到这档子事只能在北京多待了两天,等皮尔-卡丹把厚厚一摞资料送过来。

    两天后,皮尔-卡丹带着厚厚一摞资料过来了,除了资料之外,还有送给林楼的礼物——一套皮尔-卡丹的高级西装,林楼倒是没好奇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尺码的,就像建筑师瞄一眼地块就能知道大小一样,皮尔-卡丹从事服装行业几十年,肯定也能看出他的尺码。

    林楼客气几句便收下了,然后带着资料和从乌鲁迪运回来的礼物,登上了返回南江市的航班,从机场出来,姜云英和林绳斌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你现在是越跑越远了!”林绳斌看到他心情颇为复杂,别人家的孩子暑假最多也就待在学校不回来,他倒好,先去了美国,又去了非洲,接下来不知道还要去那儿呢?

    “再远那还不是得回来么!爸,我这次去非洲,还发现了一件对你的工作很有帮助的事情!”上车之后,林楼说起了自己在乌鲁迪的见闻,尤其是那些在公路上瞪着自行车运送上百公斤香蕉的青年们。

    “……我专门问过了,他们现在骑的自行车大多都是欧美国家生产的,价格比国内贵多了!然后我就开始琢磨了,咱们南江市不就有自行车厂么?虽然不如凤凰、永久这么有名,不过质量还是有保障的!你说能不能把咱们市的自行车出口到非洲去啊?这也能换不少外汇吧?”要是能做成这笔生意,林绳斌也该升官了吧?

    现如今自行车可是大物件,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绝对比日后的汽车还要高,谁买来都是打算用上好多年的,而且平时还承担着运送重物的责任,所以质量很是过硬,完全不是后世那些共享单车能比的。

    所以基本上不用怎么改造,就很适合乌鲁迪的那些自行车运输工使用,而且价格上也有优势,只要运到非洲,经过熟悉之后,当地人肯定会抢着要。

    “这国家的情况倒是很特别啊!”看着林楼在乌鲁迪拍摄的照片,林绳斌感慨道,他在外贸部门工作,妻子又是教外语的,倒是了解一些外国的情况,可乌鲁迪的现状还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不过这乌鲁迪和中国隔得这么远,我怎么找他们去啊?”要是谈好了,运货倒是不怎么难,不管是用中国远洋公司的船,还是借用香江运输公司的舱位都能抵达非洲。

    “这个倒不怎么难,我和乌鲁迪的总统关系不错,回来之后乌鲁迪驻华大使馆也派人过来感谢了,等开学的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北京,带上几辆样车,我们去大使馆和他们谈就行了。”中国可以赚取外汇,乌鲁迪能用更低廉的价格买到自行车,这是双赢的好事儿,他们肯定会答应。

    “那就试试吧,开学的时候,我跟你一起过去!”林绳斌爽快地答应下来,既然不用出国,那就方便多了。

    等回到家里,左邻右舍都闻讯赶来,喝着乌鲁迪的香蕉啤酒,听林楼说着自己在异国他乡的经历,时不时发出几句感慨。

    “小楼,你都是见过外国总统的人了啊!老林,你得把这张照片放大了挂在客厅啊!”虽然只是非洲的总统,那也是一国元首啊,能和一国元首合影,怎么也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这咖啡味道倒是不错,感觉比友谊宾馆的正宗。”还有人装模作样地品尝着咖啡。

    “得了吧,友谊宾馆的咖啡要五块钱一杯呢,就你那小气的样子还舍得喝?你知道咖啡应该是什么味道么?”有人破坏了他的装逼大业。

    但不管聊什么,到最后都会变成对林楼兄弟俩的夸赞以及对林绳斌两口子的羡慕,“哎,你们俩这辈子算是值了,两个孩子都这么又出息,老大在美国挣美元,小的都能和外国总统合影了,我家那小子要是能有你家孩子一半儿……不,那怕是十分之一出息我就满足了。”

    不知道是不是好久没回家记忆出现偏差,接下来两天时间里,林楼总是觉得左邻右舍打孩子的频率似乎比以前多多了。

    在家里歇了两天,又回了老家陪爷爷奶奶,上次回来的影响已经慢慢发酵开来,林盛带回来的钱和礼物让村里的亲戚们都颇为动心。

    于是这几天时间里,不断有人过来找林楼,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这回出去能不能把我家娃也带上?干啥也比出海好啊!

    对此林楼则是满口答应,上次和陈德江见面的时候,已经聊到瓷砖厂扩张的问题了,北京周围能烧制瓷砖的土不多,他已经先去山东那边找地方了,等找好之后就在当地办厂,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他们只要肯吃苦、肯学习,林楼就能给他们创造机会。

    “这事你办的对,光自己有出息不算什么,能带着族人一起闯出条路来,那才是真本事。”爷爷年纪大了,格外看重宗族的发展,对林楼的决定很是满意。

    这对林楼也是有好处的,有这么多亲戚在厂里,也省得自己在这方面操太多心,而且林家也没那种好吃懒做、狐假虎威的后辈,不用担心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来,要是他们不好好干活儿,都不用林楼说话,林盛就能把他们赶回来。

    这要是回到村里,他家人一准得把他们捆到祠堂里狠狠抽一顿不可,以后再和亲戚打交道,估计都不好意思抬头了。

    这些人的家境因为自己得到改善,那些留在村里的人肯定会好好照顾爷爷奶奶,这样的话自己在北京、林绳斌在南江市就能更放心。

    利用这几天空闲时间把皮尔-卡丹送过来的资料好好研究了一番,林楼对如何设计皮尔-卡丹的新旗舰店已经有了几分把握。

    一转眼,就该去北京了,这回去的人可就多了,除了林楼和林绳斌之外,还有十来个打算出去闯荡的林家后辈。

    到了北京之后,林盛把他们带到瓷砖厂熟悉工作,林楼则带着林绳斌前往乌鲁迪驻华大使馆商谈自行车出口的事情。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也开学了,学校通讯社的记者们纷纷来到校门口采访新生,一名记者专门负责建筑系的迎新点,没见到一名新生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报考建筑系?”

    “我在电视上看到林楼为国争光的事迹,也想像林楼那样!”

    “林楼设计的建筑实在是太漂亮,我也想在学成之后为咱们国家设计更多漂亮建筑。”

    不知不觉间,林楼已经成了许多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