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三国之白马关郎 > 第057章 伐吴之争

第057章 伐吴之争

刘备顿时倍感欣慰,他连忙上前想要扶起法正:“孝直病体未愈,不可再随军奔波啊!”

    但法正却是十分坚决地说道:“陛下,臣虚度三十光阴,终遇明主,此生已再无遗憾!只求为陛下赴汤蹈火,已报陛下之恩!”

    “臣自认颇有谋略,若整日留在家中,与废人何异!”法正说完,不禁流泪道,“陛下若不答应,臣愿死在陛下面前!”

    “孝直……”看着面前慷慨激昂的法正,刘备顿时感动地几乎流泪。

    法正并非刘备旧臣,可他的忠诚却是刘备毫不怀疑的。当初在汉中,法正不惜亲临险境,劝刘备避箭。因此法正一直在刘备心中,有着难以取代的地位。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刘备知道,如果不答应法正的请求,那便是漠视这可贵的忠义,定会让法正生不如死。

    想到这里,刘备便紧紧握住法正的手,郑重地说道:“朕与卿同往!我们君臣一心,定能战无不胜!”

    离开法正府邸后,心情大好的刘备突然心中一动,并没有急着回宫,而是径直前往诸葛亮府邸。此刻诸葛亮正在府中统计国库中粮草的储备,他深知刘备脾气,东征孙权之事既然提了,便不会不了了之,因此需要尽快做好准备。

    知道刘备前来,诸葛亮也立刻停下手中的事情,出府迎接,至于刘备来这里到底是为什么,诸葛亮早已猜出八分。

    君臣二人坐定,闲聊数句后,刘备便直接开口问道:“孔明,朕欲东征孙权,为何你始终不发一言?这并不符合你往日之作风。”

    看到刘备果然是为了东征之事,诸葛亮也只好无奈地回答道:“臣往日一向主张刘孙联盟,更兼臣兄诸葛瑾现在孙权账下效力,以臣之立场,恐不便多言。”

    “孔明何时与朕这般见外了?”刘备微笑着说道,“如今只有你我君臣二人,你有何话,但说无妨。”

    既然刘备如此信任自己,诸葛亮也想趁此机会和刘备说说心里话,便回答道:“昔日臣于隆中,曾向陛下进言:‘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臣岂能不知荆州乃兵家要地。更兼我大汉多位重臣皆乃荆州人士,荆州失陷,已然让他们倍感屈辱,陛下若坐视荆州被夺,定会冷落其心!”

    “只是……若曹丕未曾篡汉,臣也认为当重夺荆州。”诸葛亮十分为难地叹息道,“可如今汉贼乃曹丕,非孙权!陛下若舍魏伐吴,只恐失大义人心!为此,臣一时也难以决断,是否该劝陛下不要东征。”

    听完这一番话,刘备终于知道了诸葛亮的矛盾,忍不住感慨道:“孔明,朕想无论伐吴或伐魏,你定会全力支持朕,对否?”

    “陛下!”听到此言,诸葛亮连忙郑重地跪在刘备面前,伏地道,“臣定当肝脑涂地,辅助陛下!”

    “孔明请起!”刘备连忙扶起孔明,拍着他的手背微笑道,“朕始终相信你定会如此!”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诸葛亮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埋藏在心里的话,“陛下无论何时,都不可负气出兵!”

    “孔明忠言,朕记下了!”

    虽然诸葛亮终究没有明确自己的看法,但刘备已经明白了诸葛亮的担忧,这对刘备来说便足够了。

    君臣二人又仔细商谈了一番国家大事,直至申时,刘备方才离开。

    是夜,回到寝宫的刘备终于心满意足,自己最信赖的两位股肱之臣都已表态,刘备几乎可以下定决心,东征孙权。

    或许是因为过于兴奋的缘故,刘备今夜并没有急着入睡。在院内散步纳凉的他向东仰望,点点繁星之下,又有一人牵起了他的思绪。

    “朕为何不去找他谈谈,他或许能有不俗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