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明末试锋 > 第三百五十七章 突袭正阳关之策

第三百五十七章 突袭正阳关之策

为什么?我说的是钞关的事。”

    刘廷传对周大虎的话早有预料,面目肃正道,“我知道东主有此一问,我说都是心里话。”

    “朝廷腐败无能,积弊丛生,学生也是在听过东主的分析后,知道光靠朝廷不是很稳妥,我相信将军是扶大厦将倾之人。不想东主随波逐流,埋没于众人之中,而这就需要大量的钱粮来支撑东主强大。”

    “我既然奉将军为东主,东主实力越强,学生的前程越大。”

    周大虎嘴微张,没想到出在自己身上。他哈哈一笑,随即考虑刘廷传的提议是否可行。

    半天之后,他脸色一正道,“你与我讲讲正阳关的详细情况,有机会就拿下,没机会就当去看风景了。”

    刘廷传挺直身子,拱手一礼道,“东主,正阳关于成化元年(1465)设立,名为凤阳府正阳税关,简称收钞关,头年就收税银六万二千四百两。”

    “正阳关距离凤阳府约有二百余里,距寿州约六十里,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位于淮河南岸,扼守淮、颍、淠三水之咽喉,是淮河中游重要水运枢纽,有“七十二水通正阳之说”。正阳关得水运之利,擅舟楫之便,商贩辐辏,市场繁荣,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货物集散地,”

    “东主化妆成明军突袭而至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

    “正阳税关说是一个关,实际却是一座军事重镇,一座坚固的关镇,至元九年(1272年)元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之董文炳,筑正阳两城,夹淮相望,分为东西两城。后战乱而毁,明朝则以东正阳城地址重建了正阳关城。”

    “初为土城,后来修成了石基砖砌的城墙,关城周长七百丈四尺,高一丈五尺,门五城楼四,女墙一千三百七十垛,四周有壕,关城之内上万人,驻有一个百户所,一个巡检司。”

    周大点头道,“兵力不多,但关城坚固,百姓乡勇助守,易守难攻,要想成事,只能智取,不能强攻。”

    想到这里,周大虎又想到了另一个顾虑,自己做了这一件事后,知道此事的人以后以此相威胁自己怎么办?这是一个大问题。自己混入农民军之中还有借口好说,如果自己领兵攻打正阳关被人发现,朝廷决不会容忍自己。这件事弄不好会危及自己根本利益。

    “我一个朝廷参将,位高权重,一方总兵指日可待,你这这提议太冒险了,收益和危险完全不成比例,而且行动人多嘴杂,人心更是难测,谁知会不会有人因一些琐事不忿而告发于我,我该如何解释?”

    周大虎冷静的说道。

    刘廷传想说打着流贼下的命令而不得不为的旗号,就不怕有人告发了,但是话到嘴边,他放弃了。这事确实有些考虑不周,人多嘴杂,干了,朝廷早晚会知道。自己能想到的,自己东主也定能想到。

    “你先退下吧。”周大虎摆摆手道。

    他要好好考虑一下,利弊得失。而且朝廷的兵马正是从东南方向压了过来,估计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