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大唐:八岁大将军 > 第四百六十六章 还有唐王在

第四百六十六章 还有唐王在

三思啊!!”安胖子悲戚的呼道,重重的磕头在地。

    他有他的计算。

    大唐百姓在他眼里,无足轻重,他只关乎自己的利益。

    话说回来。

    他不是背锅人,失掉民心是李隆基。

    这也有利于他的大业功成。

    “民间征兵之事,尔不必在言,朕不同意!”李隆基怒拍龙椅,对安胖子都懒得看一眼。

    面带怒火的将目光看向李林甫,喝道,“哥奴你来说,朕给你三息时间,这次朕是认真的!”

    闻言,李林甫那敢等三息,连忙回道,“陛下,臣认为,调河西之兵去关内道阻拦突厥,调出朔方之兵,前去明州。”

    “只要一方破局成功,便兵回河西与朔方。”

    “此法虽然置长安于危险中,却是比民间征兵送死要好。”

    “这只是其一。”

    “有了朔方与河西解困,陛下便可下令民间征兵,快速训练可用将士,向关内道四处之地补充兵力。”

    说完之后,李林甫松了口气,他终于蒙混过关了。

    大唐都这副危机之局,李隆基一直不愿启用河西与关内道之兵,还不是想保他李家无事。

    只要李家在,有民心在,这大唐便不会垮掉。

    可是现在。

    李林甫抛出了选择题,要破局还是要李家,就由李隆基选择,不关他的事了。

    此刻,群臣听闻李林甫的话,与李隆基一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在思考其中的利弊关系。

    唯有低头的安胖子,眼眸显露出喜色。

    只要李隆基敢调集河西与朔方之兵,他便会果断放弃安东之地,挥兵直指长安。

    不过……

    下一秒,安胖子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因为这时候,群臣居然不同意了。

    “陛下,不可调动河西与朔方两地之兵啊,那样会让长安四处之地,处于空虚状态。”

    “一但发生什么事,到时候想要调兵回援,恐怕为时已晚。”

    “王阁老所言极是。”

    “陛下,只要长安在,大唐损失点边疆土地,也是可在接受范围内,若是长安有变,那可不止损失边疆土地那么简单。”

    “还请陛下三思啊……”

    群臣有自己的担忧,大半为自己,小半为长安。

    他们虽未言明长安会出何事。

    但朝堂所有的朝臣,都知道他们所言的意思。

    无外乎是有将趁大唐混乱之时起兵,谋反大唐。

    还有就是同室逼宫。

    不管成功与否,他们这些李隆基的臣子,会首先被针对。

    不死都会受尽折辱。

    “尔等所言有理,河西与朔方之兵不能动!”本来有些犹豫的李隆基,在听到群臣的话后,当即做出决断,否定李林甫之言。

    之所以如此坚定,是因为庆王李琮逼宫之事,给李隆基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安胖子的征兵破局。

    李林甫的调动长安腹背兵力。

    皆被否定。

    现在就剩下,还在原地踌躇不语的杨国忠。

    “国忠,该你了。”李隆基有气无力的喊道。

    安胖子两人都没有具体可行之法,他对杨国忠其实不抱有一丝希望,只是问问而已。

    谁料,杨国忠却脱口反问李隆基道,“陛下莫不是忘了,我大唐还有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