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重生之大宋浮生录 > 第一百零五章腾浅娘认亲记(三)小弟成长史

第一百零五章腾浅娘认亲记(三)小弟成长史

改成姓何。

    最后夫妻两人就一合计,就决定等滕利群长大了,就招为女婿,让他和女儿春兰成亲,日后让他们多生几个孩子,从中让一个孩子姓何,继承何家的衣钵。

    日子就这样重复地过着,滕利群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帮忙摇船了,他踏实能干,心灵手巧,活学活用,很快掌握了过硬的行船本领,只让何忠平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这几年来他们行船到了大宋的东西南北之地,从北向南游过海河、黄河、济水、潍水、淮河,然后到长江、钱塘江、闽江,最后到了珠江;

    溯流而上,到过秦凤路,到益州,到过广州等等不一而足。

    碰到过重重险滩天堑,路过无数的暗礁险流,他们一家人每次都是有惊无险,化险为夷,这都是滕利群一个人的功劳。

    何春兰也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懵懂无知到怀春少女,她对滕利群早就芳心暗许了,当然也有满满的亲情在里面。以后既是兄妹,也是夫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十一年过去,何忠平一家也有了积蓄,攒了不少家财,就弃船上岸,在沧州买了一座宅子,日子也算安定下来。

    此时的滕利群已经十七岁了,此时的他早就没年少的青涩,身体健美,四肢匀称,脸部已染风霜,却尤显刚毅,一副和年龄严重不符的成熟模样。

    何忠平夫妇就开始张罗着两个孩子的婚事,两人的感情自小到大就很好,彼此也相互依赖,也算是患难与共了。

    两人的结合,此时就会显得那么自然,似乎都一切都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黄道吉日,两人就身穿大红婚衣,拜堂成亲,结为夫妻。

    婚后两人如胶似漆,琴瑟和鸣,夫唱妇随,反正是婚后生活甜如蜜,半年后何春兰就有喜了,随后陆陆续续给腾利群生了两女一儿。

    此时滕利群婚后也开始专心读书,其实在船上的时候,他就是忙里偷闲自学;

    无事的时候就用毛笔沾水在船板上练字,竟然练了一首好字。

    他在家苦读了两年,由于强记博闻,博览群书,所以竟然考中了秀才,那年他十九岁了。他华丽转身,成功逆袭。

    生活总时总令人捉摸不定,有悲欢也有离合,又幸福也有不幸。

    自打何春兰剩下儿子何滕潍后,身子就不好起来,体弱多病,时常咳嗽,日渐消瘦,这也急坏了滕利群一家人;

    最后大夫诊断是常年行船,阴湿之气侵害了肺腑,不好医治,也有发展为肺痨的趋势。

    一家人闻之色变,此时的滕利群觉得天像塌了一样,他和何春兰感情极深的,他看着病痛缠、日渐虚弱的妻子,想着以前两人度过的风风雨雨,患难与共的日子,一时心疼不已。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老天爷竟降下这等祸事。

    他决心带着妻子去寻找名医,一定要把她治好了;于是他变卖家产,收拾家当,将儿子托付给岳家照看。

    然后就重新行船,拉着妻子和两个女儿沿河而行,每到一个大点的城镇,就去打听当地地名医,让他给妻子医治,大都无能为力。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转眼之间已经过了三年,期间大宋的知名的州府大都去过了,期间他们在东京也逗留了一个月;寻遍名医,但是总是失望而归,钱也花了个精光。

    他们一家人流浪到了扬州,就在河边搭了几间茅草房,好让妻子静养,他们就暂时稳定下来。

    滕利群一边跑船挣钱维持家用,一边还得给妻子寻医问药,日子过得比较清苦,但他还是在咬牙坚持,不放弃对妻子的治疗。

    但是何春兰的病情已经是越来越重了,她对滕利群的辛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但是她也知道自己的身子骨可能熬不到久了,加上思念儿子,她也萌生了回沧州的念头,并且越来也强烈了,她也把想法告诉了滕利群。

    此时的滕利群为了给妻子治病,被庸医欺骗,病没治好,庸医却卷着钱跑路了。

    这些钱一大部分是借的扬州船帮的高利贷,他此时已深陷高利贷中不可自拔了,屡屡被威胁逼债。

    这几日他拼命地揽活跑船,几乎到了昼夜不休息的地步,最多在船上眯眯眼,但是对于巨额的高利贷而已,还是杯水车薪,于是就出现了八十九章的那一幕,也至此碰到了孟鸣,以后的事都已经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