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七十五章 东江经营,建奴发动

第七十五章 东江经营,建奴发动

泰的正蓝旗,以及蒙汉附庸兵一万多,已开过冰封的辽河,向辽西浩荡开去。

    除了镶白旗主杜度留守辽沈外,佯攻加主攻,后金几乎动用了全部的机动兵力,可谓是全力出击,以求一逞。

    为什么选择辽西作为主攻目标,原因其实也简单,主要还是出于抢掠的目的。

    而旅大和东江的价值则相对要小很多,顶多是把明军击退,再回到海岛上,却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袭扰的问题。

    历史上,东江军曾数次轻松占据后金弃守的旅顺堡,后金并没有视为大患,就能看出后金对沿海地区的轻视,或者说是无奈。

    既然攻打旅大和东江都不能重创明军,也抢掠不到多少物资,后金把目标放在宁远、觉华也就不是那么奇怪了。

    宁远、觉华已经是明军在关外的最后堡垒。如果失败,就只剩下山海关一道屏障。

    所以,明军不可能弃守,肯定要全力防御。

    正因为非常重要,屯积的粮草物资肯定非常充足。光是弃守广宁,从右卫屯运走的米豆就是很惊人的数量。

    综合考虑之下,也只有攻打宁远、觉华,后金才有可能解决已经出现苗头的经济危机。

    没错,自年初广宁挫败后,没有多少收获的后金在四方布置的封锁下,越来越感到了粮草物资的匮乏。

    历史总是相似的,现在的后金很象己巳之变之前的形势。

    那是后金第一次攻入关内,皇太极亲率数万大军,绕道蒙古突入边墙,直逼京师。

    从结果来看,皇太极的抄掠成功了,抢到了大批物资和大量人口。

    但从军事上来分析,突入抄掠就是不折不扣的军事冒险。

    只要明廷用重金打造的关宁军有一点点主动进攻的**,后金敢冒老巢空虚的危险,进行无后方无后勤的长途奔袭、孤师深入吗?

    而深究后金不得不冒险的原因,则是在宁锦大战失利后,因为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后金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

    据《清实录》记载,“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外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

    有银子也没用,没处买粮食呀!人有相食者,可见当时饥荒有多严重。

    也正是在大饥荒的逼迫之下,皇太极才不得不走了一着险棋,以此度过危机。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所以,己巳之变不是什么深谋远虑、用兵如神,不过是被饿惨了的疯狂行动。

    现在的努尔哈赤也是差不多的思维,必须把“以战养战”的战略贯彻下去,也只有这么一个办法能让后金的经济免于崩溃。

    而这次发动进攻,努尔哈赤也是在冒险,冒的是失败后存粮大量消耗,经济危机更加深重。

    要知道,打仗和呆着不动,粮食的消耗是大不一样的。

    平常喝点粥,少活动,起码饿不死;可上了战场,战士要拼命厮杀,精神压力和运动量都大,你至少得来干货,让他们吃饱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