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九十章 兵下涿州

第九十章 兵下涿州

背交给敌人才是最愚蠢的做法。

    常胜军跟女直人打了好几年,早就看淡了死亡。

    大部分老兵都清楚守城战的伤亡虽大,却占有地形优势,能与攻城方打出很可观的交换比。

    咬牙坚持未必就会死,反倒是不管不顾的逃跑更容易丢命。

    张令徽确实没死,其人只是被断木瓦片掩埋了半截身子,烟尘散去,就被自己的部属发现并扒了出来,只是受了一点擦伤而已。

    尽管心中忐忑,但张令徽并没有马上撤下城墙,仍坚定地指挥众人不要惊慌,注意防护。

    张彪官灰头土脸,形象虽然狼狈了一些,但其人的表现就是对底层军卒最好的鼓舞,城墙上慌乱的士卒和青壮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关胜站在高台上,通过望远镜大略看见了城墙敌军的动静,继续下令。

    “炮营火力覆盖南城墙,突击营出击。”

    随着师正的命令下达,炮营营正迅速下达指挥口令,各炮组快速调整射击诸元,另一边,早就准备好的突击营也迅速前出。

    城墙上,张令徽和常胜军老兵还在教训新兵和青壮们不要怕,攻城器械威力越大攻击间隔越久之类的常识,就有人发出了敌人开始攻城的信号。

    肉戏马上就要来了!

    常胜军军卒立即打起精神,进入各自防守位置。

    只待攻城方兵卒进入射程后便开始放箭,就如同过去的几年他们在锦州显州一线多次打退金军的进攻一样。

    确定了坚决不投降后,张令徽特意找了读书人解了当年辽宋大战的历史。

    随后,其人便给麾下兵卒们讲了南朝当年北侵的故事。

    彼时大辽正是主少国疑,宋人入侵的兵马比现在还要多很多,而且都打到了燕京城下,最终还是败了。

    大辽现在虽然衰败了,但宋人从来就没打赢过大辽,这次也一样。

    只要坚持住,援军就会来,这次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

    冷兵器时代,依托城池各类防护设施的守军有很大的优势。

    在守军准备充足且守城意志坚定的情况下,攻城方如果不想付出极大的伤亡,就只能慢慢耗。

    常胜军能在锦州守几年,在涿州也照样能做得到。

    强大的金军都做不到的事情,宋人组成的同军也肯定做不到。

    很可惜,常胜军遇到了跨时代的军队。

    还没等扛着登城梯的同军突击营进入守军弓箭的射程,重炮营的第二轮炮击就已经呼啸着到了城墙上。

    这次并不是众炮齐射,威势小了很多。

    但轮次射击形成了连绵不绝的炮雨,压得守军抬不起头来。

    彪官和老兵们说得没错,火炮射击确实有死角,躲在垛口后不露头就不会被打死。

    但这种安全感也只是暂时的,炮弹携带着巨大的动能砸在任一处墙垛上都是碎砖乱飞的情形,挨不了两炮,垛口就会呼啦垮掉半截

    乱飞的碎砖对有盾的守军来说威胁倒不是太大,但继续待在城墙上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却是绝大部分人守军心中生出的念头。

    城墙下,眼见突击营即将进入安全界,关胜再次下令。

    “齐射,下一轮,火力延伸!”

    一轮齐射之后的短暂装填时间,早就被炮击吓傻了守军再也顾不上即将登城的同军突击营了,尽皆跟着彪官张令徽仓惶逃下城墙。

    然后,刚好遭受到同军火炮火力延伸打击,军队当场崩溃……

    待到牛皋率第一军主力赶到归义县时,城中的战斗已经结束。

    关胜战前预料的与敌军巷战或追击战并没有出现,超越了人力可以理解防范的炮击彻底摧毁了守军的意志。

    在火炮的无差别轰击下,勇武绝伦的猛将比普通小兵的存活概率更低。

    常胜军彪官张令徽显然是个命硬的人,垮塌的城楼没有砸死他,数次命中其人身边袍泽的炮弹也仿佛长着眼睛。

    即便如此,张令徽还是放弃了抵抗,也没想着再逃跑。

    其人终于想明白了,以同军的攻坚能力,就算跑到燕京城中,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投降。

    当日稍晚的时间,牛皋指挥的岐沟关战斗,过程也基本和归义县差不多。

    差别只在于岐沟关前的地域更加狭窄,只能展开大半个重炮营,但岐沟关关墙也更短,最终的效果也差不多。

    当突击营跟着延伸的炮火攻入关内后,战斗便宣告结束。

    事后才知道,正是因为主帅郭药师死在了炮击下,才导致这支过度扩编的守军抵抗迅速意志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