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八十九章 露头就打

第八十九章 露头就打

些辽国探马很狡猾,人少的时候见着我们的斥候就跑,人多了又包抄。”

    “嗯。”

    这么宽大的战场上,双方斥候只打了两仗,阵亡总数不到五十人,烈度已经很低了。

    显然,燕京城中的北辽君臣极为关注涿州战局,又清楚的自身力量不足,在同军露出破绽之前不敢贸然出城,探马与同军斥候交锋中也显得犹犹豫豫。

    “有没有打探到金人的消息?”

    时迁面色颇为凝重,答道:

    “还没有。”

    北伐虽然现在才正式开始,筹备工作却早在同舟社接手河北路之后就已经开始了。

    以同军的战斗力和北伐之战的充分准备,只打新生的北辽政权的话,完全没有悬念。

    徐泽担心的只是北辽会不会在国灭之际狗急跳墙,放金军入关打击同舟社。

    其人转身,再次扫视了一边墙上的地图,终于定下决心。

    “牛皋!”

    “属下在!”

    “你部主攻西线,拿下涿州后,再率军控制易州,并继续向西,协助第三军拿下蔚州,再根据时局变化,继续西进或回师涿州。”

    北辽国灭在即,被社首安排攻略西线,即便最后还会回师涿州,但以同军的攻坚能力,肯定不会等到第一军回师就已经攻破燕京城了。

    很明显,攻略西线就会错过灭辽之功。

    同舟社以后肯定要灭很多国家,但灭再多的国家都抵不上灭掉辽国一国。

    辽国就算再衰败,那也是压在赵宋头上百余年的沉重大山。

    军功再多,在同舟社的历史上,少了灭辽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总会是一种缺憾。

    但牛皋清楚社首的命令不容置疑,其人立即昂声作答。

    “属下领命!”

    徐泽对牛皋的攻坚能力是放心的,攻下蔚州完全没有问题。

    实际上,战前的情报显示,易州几无辽国正规军驻守,取下不难。

    蔚州的辽军也不多,如果是正常地形和敌情,仅派一个师即可拿下这两州。

    但自涿州向西,由燕山进入太行山,一路均为山地,道路情况极为复杂,很多地方甚至没法展开重炮,真正的危险反不在攻坚本身。

    蔚州据有飞狐和灵丘两县及长城,无论从东面和南面进攻都很艰难。

    战事一旦陷入僵局,再被第三方势力介入,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徐泽才会安排两个军九个师,以如此夸张的兵力进军西线,大半是用来震慑各方的。

    徐泽知道牛皋能理解自己的战略意图,却有些担心其人部属心热灭辽之功而进攻太快,导致战线脱节。

    “西线地形复杂,情况也更复杂。你要时刻关注金军、宋军还有天祚帝之辽军的动向,尤其是金军,当以稳妥为先,万不可掉以轻心。”

    牛皋在同军一众高阶军官之中本就比较稳重,升为军正之后,更多了几分内敛,听了社首郑重其事的强调之语,当即肃穆正荣应答。

    “属下一定不负社首重托!”

    犹豫了片刻,牛皋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社首,万一蔚州已经被金军攻下,属下该咋办?”

    确实有这种可能,战曹之前的战局推演中,就有金军尾随天祚帝向西,一路攻城拔寨的设想。

    “若是金军捷足先登,暂时不要跟他们冲突,只要燕京在手,我相信完颜阿骨打会重新考虑西面领土的归属问题的。”

    徐泽此言并非百日做梦,金国的根基在辽东,即使全取西京道,也很难经营。

    金国只要拿不下燕京,就没法将领土连成片,对彼处的治理难度将会直线上升,最终不得不放弃。

    要知道,即便是辽国鼎盛时期,活跃在其境内高原上的阻卜人也从未真正屈服过。

    大辽历史上多次记载阻卜人“来聘”,朝贡体系下,敌国曰“聘”,藩属国曰“贡”。

    辽国自居中华正朔,自然不可能在历史记录上用错这么重要的词。

    阻卜人桀骜难驯,降而复叛。

    辽国衰败如今日形势,阻卜人在其中也贡献过相当大一份力量。

    金国一旦继承辽国的地盘,必然也要继承来自阻卜人的压力。

    历史上,前者就被后者打得满地找牙,现在有了同舟社的介入,金国崛起之路被中断,对付起阻卜人来,绝对会更吃力。

    牛皋并不清楚社首心中的想法,但他相信社首的判断。

    实际上,其人也不关系这些。

    “要是金军和宋军挑起事端,怎么办?”

    “打!露头就打!狠狠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