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四十七章 同军随时听调

第四十七章 同军随时听调

转运河北的物资也有部分没有转交,皇帝知趣的送来皇五子赵枢替换皇三子赵楷。

    “殿下!”

    时隔数月,已经升任中书侍郎的张邦昌再次见到三皇子郓王时,差点没认出来。

    眼前之人眉宇相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脸晒黑了人也瘦了,且皮肤粗糙,眼神闪烁,全没有往日雍容华贵的皇子风采。

    “张相公,呜——”

    赵楷这段时日吃不好睡不香,在徐泽的魔爪之下倍受煎熬,度日如年,做梦都想回东京。

    终于等到了自家老爹派宰相来捞自己了,其人情绪失控,竟然当堂号啕大哭,连带着张邦昌身旁的肃王赵枢、内侍李彦等人也跟着落泪。

    “咳!郓王如此情深,该不会是舍不得离开河北吧?若是如此,本官可以奏请天子,让郓王留下。”

    徐泽的话语一出,正在痛哭的赵楷顿时如听魔音,脸上还挂着泪,却瞬间止住了哭,下意识地望着徐泽,露出一个含泪的笑容。

    “徐宣抚,小王这是高兴,啊!不对,小王是伤心,不不,小王是——”

    紧张之下,赵楷连话都说不利索了,越解释越觉得不对,急得满头大汗,幸好徐泽及时发话,打断了其人的出丑。

    “罢了罢了,官家舐犊情深,郓王归家心切,此乃天伦人情,本官也不好挽留,这就跟张相公回去吧。”

    “谢徐宣抚!”

    赵楷终于调整好了情绪,随即又向替换自己作为质子的皇五子赵枢行礼。

    “五弟,有劳你了!”

    其人自幼得宠,跟诸多兄弟感情其实并不深,出自宫女的异母弟赵枢在诸多皇子中的存在感更是弱。

    此刻,赵楷却与替自己为质的五弟赵枢有了一点血脉相通的感觉。

    “皇兄——”

    赵枢极力克制,仍是不争气地落下了眼泪,赵楷不敢再留,转身面向徐泽,准备等后者提完要求后,就跟着张邦昌赶着离开。

    徐泽比赵楷大不到十岁,却是个很好的“长者”,平日里就算再忙,其人也会隔几天抽点时间检查赵楷的新诗词和画作。

    “郓王回到东京后,学业不可耽搁,就每月一首新词,作好了寄给本官拜读,如何?”

    “啊!小王记得!”

    赵楷确实有几分才干,但生于天家,高高在上,天然缺乏对底层士卒和普通百姓的情感认同,根本写不出徐泽想要的诗词。

    偏偏这贼子极度热心,要求每日都有新词,隔几日还点评一次。

    是真点评!

    徐泽虽然不会写诗作词,却是见过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且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历,每次的点评都言之有物,让赵楷羞愧难当。

    通过这种“一对一教学”,郓王殿下这段时日终于认清了自己诗词的真实水平,越写越难受。

    没想到徐泽还有如此过分的要求,就算回到东京都不放过自己,但赵楷人在魔爪之下,却不敢有半点为难,只是心里暗自发誓,回去以后再不作词。

    “如此就好,郓王身份尊贵,当不会食言吧?”

    “小王岂敢,一定记得!”

    抛下心中咒骂不停的赵楷,徐泽看向张邦昌。

    “张相公,听闻官家又重启了花石纲,大宋前些年就因此时耗尽了民力民心,致如今风雨飘摇,你贵为宰执,可要规劝天子为大宋保留元气啊。”

    徐泽济南府誓师的一幕,已经在张邦昌心中留下了阴影,其人不敢拂逆徐泽的意思,只能老实应答。

    “邦昌不敢忘职。”

    “听说京西、淮西等地又起匪患,小患不除易致大乱,朝廷若平定不了,不要勉强,同军随时听调。”

    “啊!邦昌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