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三十九章 足兵足食再灭辽

第三十九章 足兵足食再灭辽

诜被徐泽的话再次震惊住了,河北农业基础最好的时候,都只能供给驻军十分之三的军粮,现在河北驻军早没三十万了,但能供应的军粮也更少,仍是大半需要朝廷供给。

    真要北伐的话,也必须要靠朝廷转运粮草。

    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

    通过军事扩张可以快速取得广阔的国土,但将新占领地区的战争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却需要时间。

    即便为野蛮扩张量身定做的“猛安谋克制”,也没法让金国做到拿下一地就马上获得大量兵员和粮草,所以完颜阿骨打每打一场大仗,都要休整几年以转化战争潜力。

    辽国的燕云十六州已经被多年的战争严重破坏,生产急剧衰退,一旦时间内就是拖累中原的“负资产”。

    而且,向这些地方转运粮食的路程更远,困难也更多。

    “不!有可能,而且必须能!”

    徐泽给出了自己坚定的回答,并对仍有些不解的和诜图穷匕见。

    “不然的话,你以为朝廷会冒着压迫河北以南各地造反的风险,拼命搜刮钱粮,并千里转运河北、燕云,供我这个反贼开疆辟土,立国兴业么?”

    “相公!你?”

    和诜早就接受了徐泽的反贼身份,但对方一直没有跟朝廷彻底撕破脸,导致和诜产生了以宋臣身份完成北伐的幻想。

    “和知州,你不会不知道造反这条路一旦迈出第一步,就没法再回头吧?”

    和诜苦笑,自己都已经六十好几,没几年好活了,也愿意配合徐泽的北伐,何苦要逼自己表态呢。

    “相公一心恢复燕云,下官愿意追随,可是为什么就不能跟朝廷合作,减少阻力,尽早北伐呢?”

    “因为我不需要一个得了又失的燕云十六州。”

    得了又失?

    和诜很快就想明白了徐泽的意思,徐相公应该是担心与金国起争端。

    “金人立国才几年时间,肯定没法吃下整个辽国,我们可以先与金人结盟,约定彼此的战线。”

    “呵呵,当年,秦出关中平灭五国,齐国选择与秦国结盟时,也是这样想的。”

    金国和同舟社之间必有一战,这是双方签订了任何形式的盟约都无法避免战争,也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因很简单,建国后就一直战无不胜的扩张惯性不是那么容易刹车的,新兴的金国军功贵族没吃饱,他们会不断推动新的战争。

    更何况还有扩张太快掩盖的大量内部矛盾,以金国落后的体制根本没法解决这些矛盾,最好也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对外战争。

    而徐泽之所以要花大量时间出巡各地,并尽量争取和诜这类真心北伐者的全力支持,就是希望尽快统合河北路的力量。

    同舟社一旦取得燕云,处于燕云十六州和京东东路之间的河北路地位就凸显出来了,一个稳定而富有活力的河北路才能担负起连接南北的重任。

    同舟社打败朝廷军队,以小吞大,完成河北两路治理权的平稳接收只是第一步。

    对积弊深重的河北路进行深入改革,并跟上相应的经济建设,保证以己之力就能足兵足食才是关键步骤,只有做好了这一切,才能再谈北伐之事。

    同舟社北伐确实可以压榨一群怂包当家的赵宋,获取一定量的钱粮。

    但绝对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他们身上,不然的话,以赵宋的尿性,随便激起几起平灭不了的民乱,自己都没了粮草怎么办?

    即便没有内乱,同舟社和金国开战之后,赵宋抓住时机,来个联金灭同如何?

    和诜的脸色不断变化,好半响终于下定决心,跳下马,就在道上大礼参拜。

    “末将和诜,拜见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