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急诏

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急诏

达自己的“合理诉求”,希望赵长史能以民生艰难为念,收回成命。

    “犟老官”宗泽的名声可不是白得的,其人一旦做出决定,自然就会铁腕推进,丝毫不为这些大户的呼声所动摇。

    双方没了回旋余地,官府之前又通过度田摸清了大户们的田亩数据,若不反抗,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家业不断缩水。

    一些被利益熏坏头脑的大户趁着徐泽统帅大军在外的绝佳时机,相互串联“起义兵、抗暴政”。

    就如后世诸多龙头企业一旦“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后,必然要侵夺中下层企业的发展空间一样。

    大地主和中小地主都是地主,但二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其阶级内部的竞争还要更加残酷。

    大地主对小地主手里肥沃土地的兼并热情,可比下户那三五亩薄田更高。

    而同舟社颁布的梯级税法旨在打击大地主,对中小地主的影响极小,甚至因为限制了大地主的扩张性,对他们来说还是利好。

    如此一来,大地主被孤立,发起的叛乱规模就很有限了,以同舟社对京东东路的经营,当然不可能发展到连州跨县的大规模叛乱这一步。

    一切皆在徐泽预料之中,其结果自然就是注定的了。

    大部分地主的暴力行动还在串联动员阶段,就被本地巡捕房掌握并捣毁。

    真正动用军队镇压的,也就祝朝奉、李应二人联合发起的叛乱,其规模也不到三千人。

    两家家主歃血为盟的仪式正进行到一半,提前掌握情况的同军官兵就已经杀到。

    大部分被蒙蔽的佃户当即反水,剩余六百余以家族子弟和家丁护院为主的顽固分子则负隅顽抗。

    但是,仓促起事,拿着简单的武器地主武装,面对同军的百战精锐,根本就谈不上战斗,不过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而已。

    至消息传到正在两浙路整顿明州军政的徐泽手中时,京东东路明面上的叛乱均被镇压了下去。

    被利益冲昏头脑的大地主们用自己的头颅和整个家族的命运,筑牢了同舟社政权血肉长城的地基。

    而真正跨州连路“耕读传家”的超级大地主,基本都选择了观望,并没有急着下场,他们还在等待同舟社进一步的行动。

    徐泽处理完明州事务后就立即返回密州,也是出于多重考虑。

    从自身需要来讲,几个重要的法令需要社首亲自颁布,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同舟社政权稳固性。

    待稳定京东东路后,河北东路的攻略也要及时展开,以天下为己任的徐泽向来都是这么主动,不会被动地等待朝廷出招。

    从江南战事而言,徐泽此行的收获基本拿到了手,再留在两浙路并不能获得更多。

    还会因为徐泽的存在,让童贯畏首畏尾,影响朝廷大军对贼军的镇压行动。

    同舟社的天下自己取,不需要任何性质的“盟友”,更不需要只知破坏,不事生产的贼军盟友。

    尽早平定叛乱,恢复两浙路社会秩序,既是赵宋朝廷维持稳固统治的需要,也符合同舟社的长远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