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九十九章 成长

第九十九章 成长

    巨舟与小海船,上下落差动辄数丈。

    站在小船上的弓箭手与巨舟上的敌人对射,是一件非常绝望的事。

    但在实际海战中,战船却不是越大越好。

    大船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有操纵需要的水手多,

    转向、变速等战术动作远不及小船灵活等等,

    而且,海战的手段也不是只有简单的弓弩对射,

    冲撞、火攻、跳帮、投石、拍杆等等,战术战法非常灵活。

    所以,因为各国之间多年没有爆发大规模海战,

    所建水师战船,主要用于海上巡逻,打击海盗,船型都不大。

    各国的主力水师,通常都是千料上下的各类战船混搭。

    包括大宋在内,操纵不便,也难以维护的巨舟,均很少列装。

    同舟社之前探知的情报,并没有发现高丽人有这么大的战船。

    这艘“巨舟”肯定是战前这段时日,紧急改装的货船。

    高丽人此举,

    要么,是将其作为运兵船使用,

    寄希望于一战打败鸭绿江水营,并占据其地,以对保州东西夹击。

    要么,幻想以“巨舟”展示本国雄厚国力,威慑同舟社。

    若是前者,那高丽人这次集结的水师船队应该没有到齐,还有几天的备战时间。

    毕竟,以保州表现出的实力,

    一次只投入千余人抢占水营,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若是后者,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四千料左右的大海船,说起来很唬人。

    其实,根本算不上这个时代的巨无霸。

    同舟社远洋商队就有三艘五千料远洋货船。

    而七年前,大宋王襄为首的使团出使高丽,乘坐的“神舟”,就超过了六千料。

    时人记载:“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丽人迎诏之日,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也”。

    时荼丹虽然没见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