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九十一章 撕脸

第九十一章 撕脸

将”假戏真做,致城中军民玉石俱焚。

    过去的几年里,徐泽这个莽撞武夫不断逾矩,知州相公王师中只能不断退让。

    导致登州出现了极为诡异的政治生态。

    一方面“垂拱而治”。

    州、县两级官吏不用下乡,也能坐享政绩。

    但慢慢的,这些官吏们发现“出不了城”。

    就算下到乡下,不仅抖不了威风,

    还会被人监视,想去哪里,看什么,必须提前跟共建会联系。

    不然的话,总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甚至,黄县、牟平、文登三县,似乎也在不知不觉间失去了控制,开始对州衙的指令阳奉阴违。

    另一方面,又“政通人和”。

    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大治”,而是真的大治。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百姓安居乐业,刑事案件一起都没有。

    就连席卷整个京东东、西两路的匪盗之患,也和登州没有半点关系。

    如此形势下,嗅觉敏锐,又挪不了窝的各级胥吏立即改头换面,

    积极响应共建会的号召,不下乡、不扰民、不惹事。

    甚至还主动为共建会通报消息,协助处理日常业务等等。

    以待登州“变天”后,能在新官府中谋一个饭碗。

    而流官们则装起了聋子瞎子。

    官老爷们窝在城里赏花品酒,就能坐享辖区“大治”。

    只待任期一满,考绩突出,赶紧离开这块是非地。

    不是没有忠心大宋的臣子,不少人找到知州王师中反映登州种种异常,尽皆——没有结果。

    王知州究竟在想什么,没人知道。

    但其人连续栽在徐泽手里两次的丑事,却是人人都清楚。

    闹得多了后,众人终于发现只要不惹事,就不会有事。

    而后,反映问题的人越来越少,登州终于“太平”了。

    没想到,徐泽又闹出这么一出。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知州王师中,只是其人却是铁了心要做顾头不顾腚的鸵鸟,对徐泽的高调行动硬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甚至,其人还有心思莅临州学,考察州学生学业,赐酒优等生。

    城外,同舟社的军队演习如火如荼,呼号震天响。

    城内,王知州置酒高歌,举办了一场诗词年会,端是好城府!

    为了演习取得圆满效果,徐泽在之前的公文中,

    还“邀请”登州兵马钤辖马政指挥登州第一将,充当蓝军,搞两将对抗演练。

    马政魂都快吓飞了,不敢答应徐泽的“邀请”,更不敢不答应,

    只得派出自己的长子马扩到“第二将”“观摩学习”,以示诚意。

    倒是登州通判宗泽不请自来,出城寻徐泽痛骂。

    只是徐社首根本就没时间搭理犟老头,丢了一份演习导调文书让他自己琢磨去。

    宗泽虽然骂得凶,却不敢过火,生怕真的逼反了这个无法无天的军头。

    直到高丽使者“辞日仪”后离京,开始返回高丽,

    规模盛大的登州实兵演习才正是结束。

    确认了同舟社兵马真的撤回,

    之前为演习官兵输送给养的村民,也陆续进城,

    贩卖百姓积蓄的柴、菜、鱼、肉等生活物资,

    城中官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提心吊胆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随即,又愁上心头——

    随着徐泽亲手扯下伪装,被“部下”赶上门来打脸的知州王师中不得不反击了。

    究竟是“官大一级”的知州除掉徐泽这个祸患,

    还是尾大不掉的徐正将,再次将王知州的脸打得啪啪响?

    按照朝廷制度,肯定是莽夫武将徐泽必输,

    这种公然搞事的武夫,大宋立国以来,不知杀了多少。

    但徐泽偏偏是又莽又善出奇兵的武夫,

    过去的三年,他已经成功打了两次王知州的脸,

    这次,兴许,还会吧?

    没人能预测事情的最终走向。

    但登州表面的平静彻底结束了。

    处在漩涡中心的蓬莱县,必将迎来剧烈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