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八十九章 目的

第八十九章 目的

出了什么大事?”

    徐泽介绍了高丽派使大宋一事。

    “长史可能预测高丽人此举目的何在?”

    赵遹如实应答:“属下不能。”

    见徐泽不吱声,赵遹又接着补充。

    “以其小国秉性,做什么事都不足为怪。”

    “但从高丽和大宋各自的利益分析,大略能寻到一些痕迹。”

    这一块,确实是吴用的短板,听见赵遹语气坚定,其人来了兴趣,赶紧侧耳倾听。

    赵遹继续道:“高丽这些年一方不忘谋夺保州,以蚕食鸭绿江周边土地。”

    “大宋则一直谋求与女直人、高丽人三方结盟,共同出兵,夹击辽国。”

    “但此事虽符合大宋和女直人的利益,却有损高丽人的利益。”

    “是以,这些年以来,大宋君臣明知藩属国高丽与女直人接壤,却没办法取道高丽联络女直。”

    “因女直之事,高丽对大宋也颇为防范。”

    “而保州之战,高丽惨败,其国真正忌惮的不是同舟社,而是同舟社作为大宋的一个商社,如何敢介入保州如此复杂的国际争端?”

    “因此,属下推断,高丽人此举,最大的可能,是打探同舟社与大宋朝廷的关系。”

    吴用听明白了,但心中仍有不解,而且,有些问题徐泽作为社首也不方便问,乃主动代劳。

    “若只是了解同舟社的信息,使团沿途打听即可,不用如此大费周章吧?”

    赵遹摇头,否定了这个问题。

    “不可能的。”

    “一则,蕃使入国门,朝廷必差馆伴使副,同在驿,趋朝,见辞,游宴。”

    “使团自入境,直至出境,全程由馆伴使陪同监视,路线亦提前规划好,朝廷不许,他们便不可能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二则,同舟社与朝廷关系复杂,即便高丽人通过海商了解到部分信息,也只会更难理清其中曲折。”

    吴用又问:“高丽人会不会向朝廷透露同舟社在辽东的存在?”

    赵遹略作沉思,道:“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两方之间的信息相互不透明,且高丽对大宋防范颇深,道出实情,对其没有任何好处,反有可能让大宋直接介入辽东。”

    “对高丽人来说,只要同舟社在辽东的所为,和大宋朝廷没有关系,就可以放心出兵了。”

    “高丽毕竟是人口数百万的国家,举国之力,还怕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商社?”

    “等打败了同舟社,他们还可以顺势直取东南路。”

    “除非其国屡次败于同舟社,确定没有希望再夺保州,甚至还有可能丢掉其他国土,不然的话,高丽人绝不会透露辽东之事,说不定还会帮我们隐瞒。”

    赵遹讲得已经很通透了,不仅解答了吴用的疑问,

    徐泽也疑虑尽消,乃问起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

    “‘藩属国出使,一般要多少时间?”

    此事直接关系到与高丽人大战开启的时间,徐泽才有此问。

    赵遹知道徐泽的意思,道:“没有具体时间规定,天子若是愿留,数月甚至年余都有。”

    “藩属国使团入境便受监控,要走也只能一起走,朝廷不会允许他们私自回高丽的。”

    “好!”

    赵遹的分析很有见地,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辽东毕竟隔着几日航程,徐泽还是要赶回登州主持大局才行。

    “高丽之事变与不变,对我们的既定战略影响都不大,明日我便返回之罘湾,这边的工作交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