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水浒新秩序 > 第六十三章 重创

第六十三章 重创

辽作为辽阳府争夺战的参与者已经出局。

    另一个参与者大元,却未战先怂。

    听说女直人一战便下沈州驱张琳,高永昌“大惧”。

    大元皇帝想派上次出使金国有功的挞不野到金军中求饶,挞不野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使。

    高永昌无奈,只能派自己的家奴铎刺入金军大营,“自愿”去僣号,请求对金国称藩。

    完颜斡鲁早得了皇帝的命令,必须尽快解决辽阳府的战斗。

    以防藏在暗处的同舟社搅局,让叛军获得喘息之机,怎会与得志便猖狂的高永昌再磨叽?

    整顿兵马后,完颜斡鲁挥军东进,誓要拿下高永昌的狗头献给皇帝。

    被逼到墙角的高永昌彻底没了退路,只能匆忙集结手下的乌合之众,兵出辽阳城。

    两军于活水河相遇。

    高永昌部叛军赶到时,完颜斡鲁率领的金军已经渡河,正在整队,等待敌人上来。

    叛军胆寒,不战而走,金军一路追亡逐北,直接杀到辽阳城下。

    第二日,高永昌大概是感觉自己作为皇帝的尊颜不容亵渎。

    放着坚固的城墙不守,却尽率其众,出城与金军大战。

    结果,毫无意外的大败!

    但大元皇帝的“战略目标”却顺利达成——高永昌趁着大战混乱之际,率领自己最精锐的五千骑,

    逃了!

    高永昌逃离东京城,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果。

    留在辽阳城中的叛军士兵们为了避免被金兵屠戮,擒获高永昌的妻、子,献城投降。

    而一路向东逃到长松的高永昌,也没能继续逃下去。

    其部将挞不野反水,率领一些心腹士卒擒获了自己的皇帝高永昌,立即返回辽阳,献给新主子金国军队。

    完颜斡鲁没多废话,直接在军中砍下了高永昌的“狗头”,而后立即派人送回按出虎水给皇帝报捷。

    几乎在同一时间,温都阿徒罕也在照散城攻破“六万”辽军,辽国短期内再无力反攻东京道。

    辽阳府三虎相争,二者出局,虎王之位已定。

    直到此时,金国军队最为警惕的“毒蛇”同舟社却始终没有露面。

    就在金军统帅完颜斡鲁以为金国受了徐泽的愚弄,同舟社根本没有与金军叫板的本钱时,坏消息接二连三传来。

    一是在辽阳府及以南地区推广的“善政”受到了抵制,一些已经投降的州县再次反叛。

    直到费力平叛后,完颜斡鲁才找到问题出在哪里。

    在他处无往不利的废除辽国法令、削减税赋、设置猛安谋克的三板斧,

    在辽阳府却受到抵制,是因为“辽国东南路统军司”早就给出了更优惠的条件。

    徐泽在月余前发布的“削税赋、收流民、剿贼寇”三政,比金人的政策更彻底,也更为饱受战乱之苦的东京道人民欢迎。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两边的条件一对比,谁更值得亲近自不必问。

    二是以往大战胜利后,辽籍女直争相来投的局面也没有出现。

    除了辽阳府附近几个部族来投靠外,辽南女直大半未动。

    多年以前就与按出虎水暗通款曲的曷苏馆女直虽然投靠了,但也扭扭捏捏,不肯派兵南下。

    甚至,还有一个两百多人的辽阳府小部族南逃。

    其实,逃跑的人各族都有,越往南,逃的人越多。

    初略估计,短短三日内南逃的人数已经不下七千。

    如不加以控制,这种情况将会愈演愈烈。

    东京道最重要的资源——人口,可能要大半跑到同舟社一方。

    三是一直没有出现同舟社终于有了消息——前去“接管”穆州的猛安遭受同舟社重创,仅逃回百余人。

    完颜斡鲁终于意识到,这个令皇帝陛下异常警惕同舟社,真的非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