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老子就是要战争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回首已无敌

第一百一十六章 回首已无敌

  十月份时秦雄被伍孚刺杀,整个朝廷都牵连了很多人。

    而秦雄更仿佛吓了胆子,然后就待在了郿坞里面不出来了,要不是有李文优撑着,西凉政权都要崩溃了。

    李适就不明白了,在进神洛前都很正常的秦雄,怎么去了神洛一趟,直接就颓废掉了。

    是打战不舒服,还是征伐天下不刺激,你颓废个什么劲,害怕个什么劲啊!

    一想到这里,李适说道:“我打算在郑国渠基础上,进行修建第二道水渠。

    它首起谷口,尾入烁阳,然后注入渭河。

    有了这第二道水渠,与这郑国渠并行,想来我们西凉以后再也不需要为粮食担忧了。

    我已经让桑君长与郑渠去探查一下,等到了郑国渠翻新完毕,想来便是能够动工了!”

    李适说的这条渠叫做白渠,是汉武帝时候修建的重要水利工程。

    但这时代没有汉朝,而大仙朝因为西凉属于秦朝余孽的原因,关西地区也没大幅度开发。

    所以现在压根没白渠,而李适便想要把这水渠给开发出来。

    听到这话,钟元常与荀公达两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搭话。

    按照正常道理来说,自己应该要劝诫李适不要劳民伤财,这种事情应该统一之后再办法,你这么基建,你是闲得慌吗?!

    但在见到过李适没钱也成功的翻新郑国渠后,这句话实在说不出来了。

    他们虽然不知道李适是怎么操作的,但他们也能看得出来,李适修建这个有着非常好的稳定效果,他们也毫不怀疑,只要李适在朝廷中提出来,那朝廷肯定会应允。

    因为李适制造这些东西,又不需要朝廷把钱投进去。

    这样的情况下,在朝廷主导人还是李文优,又怎么可能会拒绝。

    毕竟李文优制定的最初战略就是,秦取六国的策略,自己兴修水利,积蓄谷粮,等到天下疲惫时,西凉大军一涌而出,席卷天下。

    随着秦雄讨伐战后,这个天下几乎已经进入到群雄割据了。

    至少这近乎一年的时间,已经让这群曾经去讨伐的秦雄的人反应过来。

    现在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局面了!

    首先是孙文台死了。

    他拿了玉玺原本离开袁术打算单干,结果在经过荆州时被皇族王景升逮住了机会,蒯良设谋,手下第一大将黄祖埋伏,然后万箭齐发射死孙文台。

    之后,孙文台之子孙策奋勇征战,夺回了孙文台的尸体,便投入到了袁术的麾下。

    而袁术也没对孙策手中玉玺有什么想念,反而给了孙策三千兵马,让李文优计策报销了。

    总之因为这件事情,孙策算是跟王景升结仇了。

    而与此同时,袁绍则是单骑入冀州,靠着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直接夺取了冀州。

    但韩馥到底没死,只是比袁绍晚回来了一个月,结果看着袁绍已经自称翼州牧了。

    那还有得说,到底是仙门九家出身,哪怕韩馥再怎么样的暗弱倒也不能这样在脸上踩啊。

    所以韩馥这次选择召集旧部进行反抗,毕竟韩馥在冀州也算是地头蛇了,手里肯定有人。

    双方厮杀在了一起,而鞠曲义虽然被李适打败了,但对上韩馥手上的一些将领,几乎是单方面的虐杀,所以在李适看来韩馥能活过今年就很不错了。

    至于曹孟德,现在还在跟着袁绍混着,还没有真正的独立出来。

    历史上曹孟德在讨伐董卓倾家荡产后,袁绍因为怕冀州南部黄巾军猖獗,袁绍需要一边防御黄巾军,一边与公孙瓒交手,所以给了曹孟德几千人马作启动资金去东郡讨伐青州黄巾。

    这才有了曹孟德最初班底青州兵。

    而这时代,曹孟德既没有独自追击秦雄的威望,再加上袁绍对付韩馥几乎是压着打,哪怕加上黄巾军袁绍也并不害怕。

    所以曹孟德除了自己的族人以外,几乎一穷二白没有人手。

    曹孟德这时候并没有如同历史那样直接脱颖而出,成为一位独立诸侯,反而更多得是被看成是袁绍的小弟,继续的跟在袁绍的身边做事情。

    但错有错招,正如此见到在袁绍自立为冀州牧后,便去勘察袁绍的荀彧,正好见到袁绍成为了翼州牧时候的自得意满,隐隐约约感觉袁绍对大仙朝的不尊敬。

    甚至袁绍打算重新另立新帝,不承认秦雄手中现在的天子,这就让荀彧很讨厌了。

    这时候荀彧见到曹操,两人倒是相谈甚欢,而且颇有种交心之感。

    原本准备考察袁绍的荀彧果断放弃了袁绍,跟着曹孟德混了,

    因为他感觉曹操跟自己一样都是忠于大仙朝的,而有了荀彧的帮助,曹孟德腾飞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随着秦雄挟持天子到了长安后,整个天下的州牧或者郡守突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权利顿时变得大了很多,大得让他们有些迷失自我。

    而本地的士卒或是追求自保,或是追求权利,也都开始纷纷的选择主公,开始在这个乱糟糟的世界想办法生存下去。

    总而言之,所有势力都非常默契的忘记了西凉势力存在,开始小心翼翼的独立着。

    所以,这时候钟元常与荀公达两人看着李适,却有种非常棘手的感觉。

    他们是真正忠诚于天子,甚至忠诚于大仙朝的。

    所以对秦雄越来越嚣张的表现感觉到极度厌恶,但对李适这种憨实西凉基础的人又感觉到相当的棘手。

    但他们是真的不想要与李适为敌,这不仅李适个人实力以及名义上的天下第一统帅,让暴力对付李适几乎成为一种不可能。

    更重要得是李适主导重修郑国渠这本身就是活百万人的大功德,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李适的金身。

    如果再让李适成功把这条新的水渠修出来,那李适就真的是金身不败了。

    到时候,面对李适就不仅是面对西凉那么的简单,更是面对一个集中了民意与军权的集合体,更重要得是李适自己还是龙将,是那种吕布不出手就几乎不死的龙将!

    这样的怪物集合体,却偏偏是西凉势力的中坚人物,任何人遇到了怕都是会头疼啊。

    李适看着这两个家伙沉默了下来倒有些疑惑,道:“反对我修建这渠道吗?”

    “自然不是!”荀公达说道:“长平侯之能我们已经知晓,只是长平侯觉得这条水渠大概要多久的时间能够修建起来。”

    “也许两年吧!”李适思索了一下历史上的白渠好像是修建了三年。

    但自己这里有个通过郑国渠磨炼出来的建筑集团,花费两年时间修筑白渠,李适感觉自己说不定还低估了现在这整个建设集团的修筑速度。

    而听到李适的话,荀公达沉默了一会儿,对李适问道,“长平侯,你是否要做齐国田氏!”

    听到荀公达的话,钟元常的脸色微微一变,惊讶的看着身边的荀公达。

    “没有兴趣!”李适对着荀公达摇摇头说道。

    “那您收西凉的军心民心是想逼秦相邦杀您吗!”荀公达对李适再次的问道。

    李适沉默了一会儿,却是对着荀公达说道,“我现在回答不了你,我需要去长安一趟问一个人,回来之后才能够回答公达你这个问题。”

    听到了李适的话,荀公达点点头,对李适说道,“那公达便在这里等您的回答。”

    李适也不多话,便离开了内政厅。

    这时候钟元常擦擦冷汗,对荀公达道,“公达,这一次你可真大胆。”

    荀公达苦涩的笑道:“因为他不是秦雄,我发现无论我怎么谋划,都杀不了他啊!

    若正面战争,你敢面对一个无需担心后方钱粮问题,且自身是当世名将的人吗?”

    钟元常张张嘴巴,这时候,他才发现一步步走来,李适很低调,低调得这一年人们都忘记了他曾是在虎牢关杀退了盟军的名将!

    而另外一个名将呢?却是已经被万箭射死了!

    但正是跟着李适工作过一段时间,他才发现在李适的低调与务实下,隐藏着什么!

    荀公达拍拍钟元常的肩膀道:“所以如果我们杀不了他,那我们就加入他吧,至少他总不可能比秦雄更差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