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洪流微澜 > 第二百三十五章 议会的再次改革

第二百三十五章 议会的再次改革

超出预算一倍,总耗资四百万马克的德意志海军第一舰队终于全部服役。

    这支舰队有四级战列舰两艘,护卫舰四艘,巡洋舰五艘,炮艇三艘,其他小型船只三艘。共装备各型火炮七百门,总排水量约一万吨。

    谢绾得到消息后,即刻动身前往鹿特丹,舰队司令博世海军上校和工业部代表菲佛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检阅仪式。

    没想到谢绾的这番动作却引来了英国人的嘲笑。

    泰晤士报在头版一个角落里发了一则短消息,“德国人沸腾了!检阅他们新放进澡盆的玩具”,德国境内的报纸也跟进报导,也是这个戏谑的口吻。

    谢绾拿着报纸哭笑不得,质问洪堡,莱茵的报纸也可以这样嘲笑莱茵的海军,是谁允许的?

    洪堡耸耸肩,表示这就是目前报纸自由报导的现状。

    谢绾气不过,在征求博世的意见之后,让这只舰队保护一只庞大的商船队经停加夫多斯岛,访问了埃及,除了德意志产各种民用商品外,也为苏伊士运河工程带去了一些大型设备和原材料,以及一支五百人的军队。

    根据与埃及的秘密补充协议,鉴于奥斯曼和英国的敌意,两国将联合保卫苏伊士运河。

    其中德意志须在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入海口一侧修筑一座军港,并派遣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在规定范围内驻军,这五百人正是协议中约定的第一批军队。

    谢绾表面上赌气秀肌肉,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这批军队、武器、基建材料的安全。

    当然表面上看,这确实是德意志迄今为止最大一次海上行动,也是德意志舰队在远离本土的海域第一次亮相,颇有作秀的感觉。

    不过,这比起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来说,也实在小儿科,谢绾这行动显得幼稚而不自量力。对此泰晤士报又发了一则消息“德国人怒了!把玩具放到花园的水池里”,这回在谢绾的“关照”下,德国报纸没有跟着嘲笑,而是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刊登出谢绾对泰晤士报导的回应,

    “头一次去,人家觉得我们是作秀;以后我们天天去,那就有个过日子的样儿了。”

    两边报纸的嘴仗没干扰到英国政客们的判断——德意志这只舰队在东地中海的行动,无疑是在宣誓德意志捍卫苏伊士运河的决心。

    随着英国间谍对苏伊士运河工程的资料收集,英国人越发觉得这条运河对英国对东方的控制会有致命打击,一旦竣工,德意志海军所谋求的必然不止东地中海那么简单,而是西印度洋乃至更远。

    英国内阁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尽快寻找机会,要么毁掉这条运河,要么把它抢过来。

    对于英国人这种不用间谍也能猜得到的想法,总爱哭穷的谢绾只报以一种态度,在已经拟定的1833年财政预算里,追加五百万马克用于海军建设,另追加三百万海军军费——拿他的话说,“就算当掉裤子也得跟英国人死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