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 343 有其弟,必有其兄

343 有其弟,必有其兄

人来了,从牢狱之中救出了她和父亲。

    从昨天夜里跑到现在,宗舒一路上给了她极大的震撼。

    宗舒能够随时发出“天雷地火”,能亮瞎眼睛、烧死金人、融化铁门,简直是完全颠覆了她对世界的认知。

    宗舒发明的瓷吹针也有这么大的威力,把完颜萍所带骑兵射伤了一百多名。

    最后,还拿出了铁制的滑板,让队伍的前进速度提高了数倍,让金人终于再也追赶不上。

    现在,宗舒当前大伙的面承诺,要保护、传承和发展奚族的文化,要帮助奚族!

    听李少言的介绍,宗舒招募三千个流民,组成了“大宋自愿军”。

    不久前,宗舒带着他和曹宗申跑到大青山,指挥“大宋自愿军”与辽军一起,斩杀金骑四千余,迫使金军后退三十里。

    宗舒带着区区几十人,就可以随意出入辽军大营,击溃金人精锐,并且将金国皇帝和金国女勃极烈完颜萍玩弄于股掌之中!

    曾听金国皇帝完颜晟说过“得宗舒一人,何愁辽人不灭?”

    那么,有了宗舒的帮助,奚人恢复家园,岂不是指日可待?

    从宗舒支持李少言追求自己的情况看,宗舒帮助奚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否则,宗舒不会对奚族如此了解,也不会把自己和父亲费劲救出来。

    奔逃了一路,一次次遇到了危机,马力不继的情况之下,宗舒都没有把自己和父亲扔下。

    米花想的只是她的族人,根本没想宗舒送给完颜萍稻种和种稻之书,究竟有何目的。

    米花正在胡思乱想,只听得宗舒又开了口:

    “我送的稻米是最好的,稻书也是真的。其目的,不是增强他们的国力,而是削弱他们的斗志。”

    宗舒此话一出,李少言的第一感觉,就是:宗舒在胡扯。

    你解决金人的粮食问题,不是增强金人的国力,反而会削弱他们的斗志?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逻辑?

    吴非抱起了脑袋,有些发晕。

    宗师如此一说,究竟又是何意?这次,自己能猜透吗?

    蓦地,吴非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宗师,一定是这个意思。

    “呜呼,宗师之用意,非吾辈所能及也!”

    众人立马凑了过来,这个吴非,真不愧是进士出身、太子侍讲,理解能力就是比大家快上一步、高出一筹!

    “宗师钧旨,其意在三。一则曰:饱其腹而弱其志!二则曰:增其民而削其军!三则曰:分其神而散其勇!”

    吴非说完,李少言带头鼓起掌来。

    米花听蒙了,吴非,说的是什么?

    吴非先解释了第一条,古人都说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如果饱食终日,其意志肯定要下降。

    金人得到稻种和稻书,肯定要按此耕种,一旦取得成功,就会像大宋一样迅速推广开来。

    一旦推广了,就需要很多农人。农人从哪里来?自然从金人中来。

    农人增多,军人就减少了,这就叫做增其民而削其军!

    金人种地的多了,放牧的少了,其精力都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上,就不会再到大宋抢劫了。

    久而久之,金人的悍勇之气就会慢慢消褪。

    这就是分其神而散其勇!

    哇靠,听完吴非的解释,宗舒的眼睛都亮了。

    这就叫做:有其弟,必有其兄!

    吴玠是历史上的抗金名将,作为哥哥的吴非也不简单!

    自己送给完颜萍稻米和稻书,本意就是让金人粮食方面自给自足,一到冬天,不至于再到大宋来抢粮。

    谁料想,吴非不仅分析出了宗舍的用意,还分析了其他方面的好处。

    这些好处,就连宗舒自己也未曾想到。

    这个吴非,不错,很不错!要用,要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