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绣的是谁?

法:书、画同源。书法不好,绘画一定不会好。

    宗舒现在写字都是拿着一削尖的炭笔。这种能算笔吗?

    宗舒总算是练过写字,但是绘画,他根本就没有接触过!

    宗舒的书法如此差劲,为何绘画却受到珠珠的推崇?

    刘皇后笑了,珠珠这孩子,也会开玩笑了。

    珠珠看刘皇后不信,嘟着嘴道:“母后,宗舒的绘画技法,真的很高,好多人都看他现场作画,太子大哥也在场。大家都赞不绝口呢。”

    哦?刘皇后这才相信珠珠所言非虚。

    珠珠今天新的刺绣技法,已经让刘皇后足够震撼了,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画面冲击。

    而珠珠的技法也只是受了宗舒的启发!也就是说,珠珠的刺绣技艺也相当于宗舒绘画技法的皮毛。

    这么一想,宗舒绘画的水平,恐怕高得十分恐怖。

    “宗舒,是不是在东宫?”刘皇后急于看到宗舒的画作,想证实一下究竟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母后,这几天,宗舒一直没来东宫。他应该是在想办法,救”

    说到这里,珠珠忽然不说了。

    刘皇后发现珠珠面色有异,连忙问下去。

    珠珠把前几天宗舒在东宫所讲,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刘皇后不懂军事,更不懂什么地形,但听起来也颇有道理。

    这里有珠珠讲得详细的原因,更有宗舒是在陈述历史的缘故。

    对于宗舒在紫宸殿里反对徽宗出兵北伐,刘皇后也是有些生气。

    就算是太子没有机会领兵北伐辽国,但宗舒你作为太子亲近之人,也不能在大殿上信口雌黄。

    宗舒胡说倒不要紧,关键是会影响太子的形象。

    听珠珠这么一说,刘皇后感到宗舒所讲,恐怕还真有可能发生。

    如果大宋北伐辽国失败了,那么康王赵构就会由此元气大伤,在徽宗心目中失去位置。

    那么,儿子赵桓就会去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如果赵构北伐辽国成功了,徽宗就有可能趁机找赵桓的毛病,拿下太子,让赵构入主东宫。

    基于这种心理,刘皇后这才认同宗舒在东宫时对于辽、宋战事的判断。

    如果北伐辽国成功了,儿子的太子之位就会不保。

    如果北伐辽国失败了,儿子的太子之位还有郓王赵楷盯着。

    如果北伐辽国失败了,儿子又提前预判到战争的结果,那么,赵桓的声望肯定会迅猛上升,甚至赵楷的威胁都可以不放在心上了。

    所以,宗舒让太子准备好奏疏,并且适时递给徽宗,这才是万全之策。

    刘皇后马上让人叫来太子。

    赵桓到后,刘皇后让他立即按照宗舒的要求写奏疏。

    差走宫女和太监后,刘皇后单独对赵桓道:“提醒种家军一事,休得向官家提起,也不得托人带话。”

    赵桓不明所以,刘皇叹了口气道:“难道,你希望康王风风光光地凯旋?”

    从内心讲,赵桓真的希望康王赵构失败。

    但是他作为储君,却不愿看到大宋男儿在战场上溃败。

    刘皇后只对赵桓负责,而赵桓却要对整个大宋考虑。

    赵桓心中十分矛盾。

    “桓儿,宗舒的绘画,你觉得如何?”

    说到这个话题,赵桓来了精神,把宗舒的绘画技能说得是天上少有、地上无双,比珠珠说得还要夸张。

    刘皇后一看珠珠的刺绣问道:“珠珠,你绣的这个人,是谁?”

    珠珠俏脸染上了一层红晕,低下头,声音细如蚊蚋:“母后,你知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