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战国改革家 > 第244章 为中山卖粮

第244章 为中山卖粮

对强秦的灭国战争,最终不得不出手,向齐国求援借粮。

    但当时的齐国国王,因为目光短浅,怕得罪秦国引火烧身,采取绥靖政策,而拒绝了借粮给赵,结果赵国因为粮食而灭亡。

    还有一点,就是从经济上考虑,过低的粮食价格,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为了带动手工作坊的发展,改善民生,所以赵兴特意,将自己辖区内的粮食价格提高了一百钱,接着就带动了整个赵国的粮食价格上涨。虽然短时间内,赵兴需要给与补贴,似乎很不划算,也遭到了各级官吏的反对。

    但经过两年的运作之后,在工商业上的税收,大大的多于拿出去的补贴,这种在古代人看来的莫名其妙的经济运作,根本不懂,但他们为政府财政收入的猛增而欢欣鼓舞。

    其实这个官吏也知道这个状况,但苦笑无奈:“一个倒马关,掐住了我们向北方输送粮食的通道,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无可奈何啊。”

    赵兴微微一笑:“我倒是有门路将这里多余的粮食转卖到代郡,最终是草原,但赵和中山双方一直处在敌对的立场上,我恐怕不能这么做,可惜,可惜啊。”

    这个官吏眼前一亮:“如果先生能将中山国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贩卖到代郡或者草原去,这对中山人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先生既然能,我可以向太子申请,悄悄的准许你这么做。”

    赵兴立刻拿出有担当的气概:“只要太子悄悄的允许,我就以每斛三百七十钱的价格,收购中山百姓手中的余粮。而只要百姓手中有了钱,他们就可以过上更富足的生活,这是太子的仁政啊。”

    能实行仁政,这是太子最乐于做的,所以就欣然同意赵兴的提议,准许他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

    这个官吏,第一时间就赵兴的想法报告给了太子。

    这是一个好事情,于是,妾雌第一时间拜访了赵兴。

    记住,这是他拜访的赵兴,而不是接见他。

    从这一点上足可以证明,这个太子是真的为国为民,而且是真正的礼贤下士。对此,让赵兴感觉到倍儿有面子。

    “中山国夹在三个大国中间,备受欺凌。而我们必须奋发图强,奋发图强就需要钱,然而我们的产出有限,唯一能变成钱的就是这些多余的粮食,为此我们相当的痛苦。韩先生能够给我们想出解决的办法,不但能让百姓富足,而且能让国库充裕,先生当计首功。”

    赵兴就端正了姿态,调整了心情。赵兴都感觉到,自己比中山人还热爱这个中山了。

    自己这么为中山百姓的福祉操劳,是不是和自己当初的初心相悖?现在,赵兴都开始糊涂了。

    “富国强兵,这是咱们中山人能够在中原腹地生存的根本。”赵兴收回开始变得杂乱起来的思维,继续为这个自己深爱的中山操劳。

    而这种对中山深爱的表情溢于言表,让太子为赵兴的言论深以为然的同时,也为他的表情而感动。

    “在强敌环视之下,我们必须有一支强悍的甲士队伍,随时能拉得出去,随时能够战斗,这也是我们这个国家生存的根本。”

    太子更加感慨赵兴的远见卓识。160341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