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1625冰封帝国 > 第七十九章 川藏决战(7)插曲(上)西宁条约

第七十九章 川藏决战(7)插曲(上)西宁条约

    六月份的西宁,正是一年之中少有的好季节。

    尼堪带着大军从安西回来了。

    他们能如此顺利地回来,与大夏国眼下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有关。

    他们于十余年前开始在境内建设大夏驰道,工部制订驰道标准,按照大夏

    国境内标准的四轮载重马车,车道可宽松并行两部马车为前提,双向四车道,道路两侧、中间都种植了北境常见的白桦。

    道路主要以碎石混合黏土夯实建成,特殊地段用上了水泥,大量的桥梁都用上了水泥,道路两侧都有排水沟。

    亚洲大陆的北境干旱少雨,这样的配置实际上已经有些超前了,以前大元时代,也曾修建过驰道,不过在北境只修到图瓦盆地,而尼堪在得到李自成搜刮的八千万两白银后,除了将钱财大量用于移民、军备,剩下的几乎都用到了修建大夏驰道、铁道上。

    先不说长城以内的驰道,在漠南、漠北,最东边,从海参崴出发,向北抵达伯力,再到哈尔滨、齐齐哈尔,绕过大兴安岭南麓后直抵阳都,从阳都出发就有两条路了。

    一条是伸向西北,经尼布楚、赤塔、乌兰乌德、安加拉,再沿着那条穿越坎斯克盆地,由埃文基人踩出来,后被哥萨克修葺过的道路直抵坚昆。

    这里还有一条支线,从乌兰乌德南下,沿着色楞格河向西,经过大夏国在喀尔喀的佛教圣地、哲布尊丹巴活佛所在的木伦,直到乌布苏湖东北,从那里进入图瓦盆地,抵达叶尼塞河流域后,一条通向坚昆城,一条绕过阿拉套山后通往定远、定方、临潢府、克里米亚。

    一条伸向西南,经内喀尔喀、上都新城、青城、九原、丰州,然后沿着大元修建的“丰州道”向西,在燕然山南麓向西,经乌列盖穿越南萨彦岭后直抵安西。

    在广袤的外喀尔喀腹地,由于车臣汗、土谢图汗眼下只是接受大夏国的羁縻,并没有完全融入大夏国,故此,尼堪也只是让他们按照大夏国驰道的模样在修建两部境内的道路,十余年过去后,收效甚缓。

    故此,大夏国能完全用得上的还是一南一北两条大驰道,当然了,这个驰道原本在大元时代就有故道,大夏国接手后不过是用更高的标准重建而已。

    由于大夏驰道的存在,尼堪带着三个军团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回到了本土。

    尼堪回到本土后,对已经展开的川藏战事自然最为关注。

    于是,他亲自到了西宁。

    钱,还是钱的问题,像他这样带着四个军团从北京去安西一趟,消耗的全部是沿途省份,加上这些年来移民的花费,以及在道路、水利、工矿上不计成本的投入,大夏国自从进入明国境内以来每年单单就这几项都要花上五百万两左右!

    虽然大夏国按照一比三的杠杆发行了纸币,五百万两可以当成一千五百万两花,不过在八年过去之后,在军备、移民、基建上的花费依旧累计达到了四千万两之巨!

    而眼下大夏国在上述三方面,特别是移民这一项的花费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加上国内庞大的各级学堂,从李自成那里得来的金银,按照账面上来算实际上已经花的差不多。

    于是,对于还在成都的张献忠部,由于身怀巨宝,自然成了尼堪的下一个目标。

    在达延鄂齐尔汗回到拉萨后,他留下索南群培与瀚海军谈判。

    不过当他决定此事后,整个青海,除了海西北少数地方,大部分已经掌握在瀚海军、罕都、玛齐克以及以前的西科尔沁部落众台吉,特别是以大酋卓力格图为主的台吉手中。

    四足鼎立,这便是青海眼下的现状。

    当然了,其余三部明面上的共主自然还是大夏国,尼堪也被三部奉上了“达赖班禅额尔德尼呼图克图汗”的尊号。

    按照尼堪之前的筹划,大夏国从其余三部抽调了大约一万户,并入博格拉部,占住了祁连山西麓主要以大通河流域为核心的地带,也就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南路,剩下的地方则被罕都、玛齐克、西科尔沁三部瓜分。

    大夏国将河湟谷地划入青海,进驻一个军团,成立青海总督辖区,杨廷玉兼任总督。

    在青海境内施行宗教自由政策,黄教、红教、萨满教都可以大大方方信仰,不过对于各重要地方的关键寺庙大活佛的转世制度进行了规范。

    尼堪将后世的活佛转世制度提前用到了青海,凡是呼图克图以上级别的活佛,除了需要进行金瓶掣签制度,还要在接受中央政府,也就是大夏国皇帝册封后才能生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