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武侠修真小说 > 一境无敌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可敢入无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可敢入无界

口,手中拿着她那把“长青”细细观看。

    陈青衣的剑是一把通体青绿色的长剑,因为世间少有如此颜色的宝剑,故而她的剑也叫做“长青”。

    师父这把剑据说颇有来历,乃仙家所赠。

    知道的人颇少,程冬春倒是有幸听师父讲过。

    那还是陈青衣早年出外修行的时候,继任正一道掌门之前,须有一段游历的经历,故而陈青衣便奉师命游历天下。

    其实所谓的游历天下,不过是让她多些历练,在江湖上闯出一些名声来!

    就她师父的意思,一代掌门不若武功,行走江湖,才德兼备。在江湖上有些名望,日后继承大宝,江湖人士也会服,否则,若是没名没姓,这西河三道之一的正一道师道无名,岂能服众?

    得此点拨,陈青衣以一丈的玄境游走天下,同样也是为了准备即将开始的三宗十二人之战!

    行走天下之际,认识了西河三道的王文卿,张合灵,同为对手,也同为朋友。

    在江南的游历中,三人行侠江湖,仗义为民,见过西湖的美景,遇过镇江的大水,几经磨砺,终有所成。

    最终晚霞镀塔,三人一场比武决定三宗十二人之战的魁首。

    张合灵独立塔顶,夕阳撒辉。

    雷峰夕照。

    ……

    虽是败了此战,但于当年的三宗十二人之战中,这三位杰出的人宗弟子是历年来唯一一次在三宗十二人之战中,有人宗能拔得头筹的!

    而且一次就有三位顶尖出现,仍是名动天下!

    弱于塔下的陈青衣遇一青衣女子赠剑一把,名曰:“长青”。

    许是偶遇的缘分,那位女子从未表露过身份,陈青衣亦再也没有见过她。

    这把“长青”陪伴了她半辈子。

    其间的意义也许别人不懂,但是几乎被陈青衣当作亲生闺女的程冬春却是懂的。

    人就是如此,一座山爬过了,就会看到另一座山,会比这座更高,更大,更值得攀登!

    通玄对于程冬春这个刚入神识不久的人来说也许还是有些奢望,但是对于师父这样一个入神识很久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情,因为她:

    一念无界!

    天底下这十二个人里面有多少人也像鬼谷的四先生那般渴望?谁也说不清楚!

    也许天底下还有更多这样的人,比如王文卿,比如李墨白。

    入了神识后,她知道西方有个人,整日里疯癫痴狂。

    师父告诉他,那个人叫姜玉峰。

    他的状态,比四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是如何忍住的?

    也许对于自己而言,神识只是一个门槛,进入了,更多代表了自己的实力,至于那山巅上的大门,现在看来,还遥不可及!

    师父拔剑,难得,但也同样有一丝危险的味道。

    急忙放下茶壶,程冬春一边喊着师父,一边就过去拿下师父手中的长剑。

    更像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陈青衣微微叹气,摇头之后,略有沉默,但是很快嘴角跳出一抹笑意说道:“傻丫头,师父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呢!”

    “师父,既然上无界这么危险,何必要想呢?再说武道一门,境三就是顶峰了,再上不都是如此吗?您也说,这些年有多少人因为上无界被天雷劈的灰飞烟灭的?既然上不得,为何还要强求呢?师父……”

    陈青衣伸手止住了自己徒弟的说话,眼角那丝鱼尾纹是再也退不下去了。

    看着外面晴空万里的天空,伸手像是触摸天空,微微摇头说道:“蛟龙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渡劫后方可化龙。”

    大眼睛看着陈青衣,几乎有些惊讶了。平日里这种笔录于书卷的事情就是传说而已,怎可能信?尤其是陈青衣这样通达博学的智者,今日里说这话就更有些不着调,不靠谱了!

    “渡劫,”

    程冬春不由重复了这两个字。

    在这些人心里,那一道天雷不就是如此吗?

    可是这么多年,死在这道天雷下的人有几百人!没有一个人,渡的了这劫!

    这让圆脸姑娘更加感觉危险了,几乎拉着陈青衣的袖子,紧紧拽住。

    这个师父就如她亲娘一样,从小到大跟在她身边,如今若是真的有个闪失,岂不是失去自己最珍爱的亲人?

    在她的怀抱里这么久了,怎能接受?

    “师父!那都是骗人的!您不能信!我不要!”

    几乎泪珠儿都下来了,扑进陈青衣的怀里啜泣着。

    “哎!没事,师父也就是说说而已!”轻轻拍拍她的后背,陈青衣安慰她:“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师父怎会呢!”

    摸摸程冬春的头,陈青衣叹了口气说道:“这天底下的事情,往往别人没有做过,便不会有多少人愿意去看!哪怕有人尝试,但是只要没有成功,便是没有希望,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只是一旦有人成功了,这便不是没有希望的事情!所以才会人不断去尝试,哪怕是死,也会有人去。”

    这就是人性!

    曾经通天的这条路在无数人看来都是虚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

    这条路,

    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