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逍遥小军侯 > 467.接二连三的贵客

467.接二连三的贵客

不提。

    转眼间,时间来到下午。

    祝修远正在酿酒作坊中忙碌,忽又有下人来报,说杨廷玉杨老亲自登门了。

    杨廷玉,御史台大夫,兼太子太保,乃是文官中排在第二位的大佬。

    遥想几个月前,还是在江州的时候,祝修远和董诚,正是借助了杨廷玉的势头,才将江州刺史等人一网打尽。

    杨廷玉对祝修远有提拔之恩。

    来京之后,杨廷玉也对祝修远和董诚照拂颇多……

    所以祝修远惊喜之余,忙立即迎出府门,亲自去接。

    主宅花厅。

    祝修远与杨廷玉寒暄已毕,杨廷玉也表明来意,正是为了伯府中新酿的美酒而来。

    “祝伯有所不知啊,本官这两,听你府上有美酒的传闻,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杨廷玉华发白须,已然是花甲之年,但他精神抖擞,老当益壮,看起来与四十多岁的人无异。

    杨廷玉执掌御史台,这是一个监察百官风纪的衙门,很严肃的,所以杨廷玉养成了不苟言笑的习惯,脸上鲜有笑容。

    不过此时,杨廷玉说起这事儿,脸上却是不由露出一丝微笑。

    “本官虽年已六十,已是花甲之年,以前年轻时的一些嗜好,也早都放下了,毕竟人老了,不得不服老啊!”

    “不过,唯有美酒,本官始终放不下,哈哈,这倒是让祝伯笑话了!”

    “杨老言重,下官怎敢笑话大人。”祝修远恭敬拱手道:“杨老,下官府上的确新酿了一种酒,只是这酒还只是个半成品,还未完全酿造完成。不然的话,下官早就将之送到大人府上了。如今竟劳大人亲至,下官真是惶恐!”

    “诶诶!”

    杨廷玉摆了摆手,笑道:“这种客话就不用说了,本官今登门,倒是本官有些唐突……只是那酒,本官心中着实十分好奇,祝伯不妨取出一观?”

    于是祝修远便命人取来一壶原酒。

    也是装在一个托盘里,还有一个酒杯。

    “杨老,这种酒非常烈,远超古往今来的任何一种酒!不可多饮,也不可急饮……”

    祝修远一边说,一边亲自提壶倒酒,只倒了一点点,一个杯底的量。

    “哈哈,祝伯倒是好大的口气,本官这就好生瞧瞧,这‘古往今来最烈的酒’,究竟是何模样……嗯……”

    杨廷玉话音一落,顿时凝眉,面色肃然,视线一下子落在那只酒杯上。

    因为他已经闻到了那股直冲而上的酒味儿。

    这酒味儿很冲,直冲脑壳。

    在祝修远看来,这是一个“贬义的描述”,但对古人来说,这种体验,却是极为难得。

    他们评价一种酒好不好,其中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够不够烈!

    这直接是酿造工艺水平的体现!

    “杨老,您是初次品尝此酒,不可多饮,所以下官只倒了一个杯底的量,万勿见怪。”

    祝修远倒完酒后,放下酒壶,并做了个“请”的手势。

    “嗯,好,好……”

    杨老胡乱回应着,他的注意力已被那酒杯所吸引。他神态还算淡定,两手去取酒杯的动作也缓慢……

    祝修远暗中点头,心说这才是一个酒鬼应有的素质。

    哪像今天上午的少司寇,那简直就是一个“酒疯子”。

    杨廷玉捏起酒杯,动作缓慢,慢慢将之凑近鼻前,先深深一嗅。

    “嘶!”

    杨廷玉不吸气,大赞道:“好酒,单单是嗅闻它的气味,就当得起‘古往今来最烈之酒’的评价!”

    “不过这酒现在的口感还不好,因为现在还是半成品。”祝修远赶紧解释,这句话他都说了好几遍了,不过貌似他们很难听得进去。

    “嗯……这酒清澈如泉,没有一丝杂色,品相极佳,似乎比宫廷御酒都还更清澈一些……”

    杨廷玉两手捧着酒杯,在那做评价,有些忘我。

    他仔细观察了半晌,终于凑近酒杯,准备一饮而尽。

    “杨老,此酒甚烈,需得慢饮方妙,不可急饮!”祝修远吓了一跳,赶紧出声提醒。

    “嗯,本官沉浸在这美酒的浓烈之中,倒是忘了此茬……”

    于是杨廷玉遵照祝修远的提醒,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抿。

    “果然辛辣无比!”杨廷玉喝了一点点,“市井传言,说饮用此酒,就像是在吞咽一簇火焰!此酒入口辛辣,酒甚猛烈,的确是犹如火焰!”

    杨廷玉一边小口的抿着,一边做评价。

    “唔……祝伯所言不错,此酒虽十分猛烈,已是古往今来罕见。但它的口感的确不如现有寻常之酒……”

    杨廷玉此话,深得祝修远赞同!

    “杨老说得不错,此酒在猛烈的方面,已是极致,甚至有些过头。若多饮了此酒,会醉得非常快,还会呕吐,沉睡……不瞒杨老,其实今天上午的时候,刑狱司少司寇也曾前来品酒……”

    祝修远便将今上午所发生的事一一道来。

    包括少司寇枪酒喝,并大吐,说胡话,现如今还在他府中的厢房中死睡等等。

    杨廷玉听罢,不由哈哈大笑,将之当成一桩逸闻趣事来听。

    同时,他对这种烈酒的认知又提高了一层。

    “杨老,此酒有些烈过了头,尚需‘勾调’,中和其烈,赋予其风味,到那时节,此酒才是真正的美酒!”

    “哦,却不知何事才能品尝到那什么……‘勾调’之后的美酒?”

    “尚需十多,大概在除夕之夜前吧!与此同时,下官也新开办了一座酒楼,就在那钞库街乌衣巷入口,美酒成功之,便是酒楼开张之时!”

    “好,就为了这天下第一的美酒,祝伯那酒楼开张之,本官定当前去恭贺……”

    杨廷玉又抿了几口酒,待脸色稍红,他便不再品尝。

    他稍稍有些熏,由他的贴随从扶着告辞离开……

    杨廷玉前脚刚走,江城伯府立即又迎来了另一位重磅客人——

    钟山王!

    钟山王乃是武官之首,执掌京营,二十万精兵,宿卫京师,乃是当朝的顶级大佬之一,他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让人过分解读。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好酒之人。

    他与祝修远的关系,不是非常亲密,但也不是敌人,在武举之事上,钟山王曾帮他发过声。

    祝修远得到下人的通禀后,忙也立即迎出府门。

    不说钟山王份不一般,也勉强算是祝修远的上官,单单只因为“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江城伯府,短短一之内,竟有三位贵客到访,这就足够让祝修远高兴了。

    他头顶上那个“克星”的帽子,着实吓住了许多人,敢来江城伯府做客的人,实在少得可怜。

    并且,今来的客人,从少司寇,到杨廷玉,再到现在的钟山王,他们一个比一个猛,一个比一个的份高……

    这些都是祝修远“造势”的“素材”!

    所以种种原因之下,祝修远喜滋滋的迎出了府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