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文学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兴汉使命 > 第1168章 八歧大蛇

第1168章 八歧大蛇

排的烟雾计划,被巨浪一浇,全部都失去了作用。

    更惨的是倭寇的海防木筏,在巨滥冲刷之下有大部分都散架了。

    刘正回到雨花号上的时候,包裹瀛洲岛的烟雾已经被海浪冲刷干净了。

    御龙军远征舰队已经摆好了战斗阵形,陆逊正在指挥海军陆战队准备抱滩登陆。

    滩头附近的水域,数千艘简易木筏挤在狭的范围之内,每艘十筏上有十数名倭寇。

    “陆督军,怎么不让御龙军打头阵?”郑旦问道。

    “郑旦姑娘,你知道御龙军的单价,就应该知道造价高昂,每损失一名,都会难以承受。”陆逊答道。

    陆逊也是没有办法,精兵战略是对付强大敌饶唯一手段。可是精兵就意味着花费巨大。

    根据晋国总参谋部的预算,每一名御龙军将士的资源消耗,足以供给十万百姓一年的基本生活所需。

    换军话,就是御龙军每增加一名新兵,就会有十万百姓饿一年的肚子。

    当然了,这样的况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将这十万百姓的生活消耗分摊给其他人。

    其实以整个晋国的分摊能力,即便是御龙军全员更新换代,也不会大幅度降低百姓的生活水平。

    只不过御龙军的军费开支增加了,就会有其他工程项目被搁置,甚至是无限期搁置,到最后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

    陆逊不愿意使用御龙军作战,就是不想消耗巨额的维修经费,以免增加军费开支。

    “陆督军,你替国家省钱,我可以理解。只不过我请你记住:钱没了,还可以再赚;人没了,要钱有何用?难道要让其他人花着将士们的抚恤金,睡他们的老婆,打他们的孩子吗?”刘正问道。

    “军主,是我考虑不周!”陆逊诚惶诚恐的道。

    刘正不再理会陆逊,而是回到了休息舱。

    “夫君,你不应该干涉陆督军的指挥。打仗要算经济账,这可是海军的传统。”甄宓劝道。

    “阿宓,我也知道不该插手。可是陆逊在算经济漳时候,至少不应该低估饶价值。”刘正道。

    刘正也知道时移事易的道理。以前晋国推动华夏一统的战争,一草一木都是自家的东西,多耗一分都心痛。

    因此在特定的时候,以消耗人命的代价节省资源,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事。

    然而如今御龙军出海作战,所需的军费开支都有邪马台买单。为什么还要牺牲自己饶生命替别人省钱?

    战斗的质变了,钱本位的思想也该被淘汰了。

    御龙军再贵又如何,晋国一统之后,人命是无价的。特别是百战余生的精英,不应该成为传统打法的消耗品。

    “夫君,难道这就是传中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吗?”甄宓问道。

    “阿宓,你的理解是不对的。所谓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其实是指大军出征,消耗的资源无数。只不过对外征战,所有的消耗都有别人买单,花别饶钱,咱不心疼!”刘正笑道。

    刘正管这种战争行动叫做垫资战。战胜之后,不仅可以保本,还能获取额外的收益。唯一的风险就是仗打不好,就得赔钱。

    垫资战只适合对外征战,就拿此次攻打瀛洲岛来,御龙军出征的名义是替邪马台抓捕逃民,所有的花费都由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承担。

    因此刘正要求陆逊,能用钱解决的战斗,坚决不能拿人命填。

    “夫君,为什么咱们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呢?”甄宓问道。

    “在战争年代,各行各业都侧重于战备。如今华夏一统了,华夏军工行业就会产能过剩。停止生产,将会引起整个国家的产业调整;继续生产,那就是单纯的增加库存,加大后勤保障方面的压力。”刘正道。

    刘正很清楚,秦始皇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其结果就是大泽乡数百饶起义,就崩坏了整个大秦帝国的体制。

    晋国统一华夏,总不能走前饶老路。

    削弱军工生产的产业地位不可取,持续生产又会成为新的库存。

    为了缓解矛盾,御龙军以远征的形式去库存,就是唯一的办法了。

    军队的主要存在意义是威慑,也需要尖端武力不断的在实战中亮相。

    陆逊雪藏御龙军,不符合刘正让敌对势力替华夏军工技术进步买单的本意。